- 主题:想不通比亚迪为啥放着理想问界的车型不去碰
因为做出来没人买。
做过管理的都知道,宁愿给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机会,也不会给一个屡次失败的老油条机会。
所以前几天我说,比亚迪后面最大的危机就是合资的市场被瓜分完之后,理蔚华米特从上往下攻的时候,比亚迪会遇到最大危机。
如果不相信,两个月后我们看一下乐道L60是怎么示范打宋的。
后面都会陆续。
--
FROM 58.246.3.*
零跑打不过比亚迪。
打比亚迪要么靠品牌要么靠规模,比亚迪规模已经业界第一了,意味者靠规模不可能击败比亚迪。
只能用品牌力打,零跑后面需要回答,如果比亚迪也做同价位增程了他怎么办。
品牌力不够的时候,用差异化体验来弥补,然后用熬时间等待品牌传播度起来。
用差异化维持领地,不然很容易一阵风头出了之后就麻烦了。
【 在 netv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这个价位区间最大的威胁不是乐道,而是零跑
: 这家伙不声不响的快做到月销3万了
--
FROM 58.246.3.*
零跑目前的成功,是决定在两年前,他们开始模仿理想时,问界也是如此,但是问界选择的高端化,比亚迪还有其它几个“志存高远”的品牌不屑,还是在模仿特斯拉。
理想要回答华为小米照抄自己产品路线的问题,零跑要回答的更多,既要回答比亚迪过来,还要回答智己小米小鹏极氪做增程。
两年后零跑会很艰难。
【 在 netv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说零跑要打整个比亚迪啊
: 零跑只要在10-20区间,也就是宋的区间,能够切下一块蛋糕
: 那就成功了
--
FROM 58.246.3.*
烦就喷,说论据你会信吗?
说这个就是不想浪费太多口水了,时间检验一切。
上周我说比亚迪现在高端化困难重重,说了很多迪粉有认真看进去一个字吗。
既然互相说不通,那就以后让时间检验。
如果你的观点跟方法论是正确的,那一定可以指导你预测未来,现在说就是吵架。
【 在 dyatp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烦这种“如果不相信,请看两个月后blabla”的
: 两个月后都没发生,你现在拿出来当论据有毛线意义吗?
:
--
FROM 58.246.3.*
MPV是功能车,把MPV的成功认为是品牌起来了,一定会大输特输。
小鹏现在如此弱势,X9都还能卖得动,合资一落千丈,GL8还能保持一定销量,极氪的009也能打出一定名号。
功能车要的更多的是功能,是实用,跟低价买菜车是一个逻辑。
--
FROM 58.246.3.*
特斯拉就是典型的从高到低,从接近百万塑造品牌,到后面开始陆续降价适配销量,一路降到四五十级别,再降到30多级别,再降到现在的20多级别,特斯拉的每一次阶梯式大降价几乎都伴随着一次销量指数级增长,特斯拉很快就会进入十几万的区间,长时期的产品力不进步,意味着特斯拉会主动选择再次进入下一级消费人群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上往下攻,说的那么轻巧,你以为Tesla不想吗?没尝试吗?
: 做不到而已
--
FROM 58.246.3.*
不是一个水平,是超过特斯拉的水平,产品力超过但是品牌力还不到,不过中国区很快就会超过了,品牌也需要产品力迭代保持。
my被超过的那天,就是特斯拉下探到十几万的那天。
明年你就可以看到了。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你觉得理想,蔚来,问界都是Tesla的水平,只是现在还没顾得上出走量的车型?
: 我倒是要先问一句,他们都有20-30w的车 ,加起来有model y一款车销量高吗?
--
FROM 39.144.105.*
想多了,没有什么黑科技,所有的黑科技都是渲染给你看的。
成本只跟规模有关系,成本的差异可以靠品牌去抹去,所以规模跟品牌是一定要拿到一个的,这个是基于自身情况做的战略选择,在汽车没有产生代际跃进的时候,中国的新品牌既没规模也没品牌,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从低端先做起,一点点做起来规模。
电动化的世纪机遇给了中国新品牌难得的先做品牌的机遇,所以你看到几乎所有的新品牌都想先做品牌,不管是国有的智己还是岚图,或者新势力还有华为小米,因为品牌做上去了,还有机会下探做规模,规模做上去了,再想做品牌太难,几乎不可能,而且卖的规模越大品牌向上越难。
比亚迪早就意识到了,仰望腾势方程豹都是这个产物,做低价产品也需要理由,直接说减配降本不行,一定要树立自己是技术牛所以才降本的形象,这样才能安抚买家,你不是因为钱不够才买我的,而是因为你识货!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根本还没理解他们为啥不做20w以下走量的车
: 因为,因为成本和质量控制做不到。20w以下,Tesla也一直都推不出来。不是他不想,是再降就亏钱
:
--
FROM 39.144.105.*
基本只和规模正相关,但是规模对成本下降也是有瓶颈的,生产效率不会无止境大幅度降低,成本控制产业链布局运营效率这些东西,在中国同样的环境都会趋同,最后都会找到同价位的人做,对于最终局的比拼其实就是规模跟品牌,品牌力能不能抹去规模下的差异。
如果20万都不赚钱,那么多品牌做十几万甚至几万块的,怎么都还活了那么多年?当年F0可是都能赚钱的,最大头的利润来源于品牌溢价/技术创新溢价以及很多人忽略的产品定义能力。
比亚迪对腾势方程豹倾注的资源不够,方向也有待商榷,每个人都有成功路径依赖,船夫也不例外,不改比亚迪后面在20~50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会输的很难看。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本和规模有关,也和成本控制,全产业链布局,企业运营效率有关
: 这也是为啥Tesla迟迟无法推出20w以下车型的原因,因为的确做不到挣钱
--
FROM 58.246.3.*
品控来源于设计,来源于成本,到了一定程度哪怕提升一点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跟成本,所以做高端品牌到后面就不能完全用性价比去衡量了。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根本不懂啥叫工业生产
: 所有车,都是价格越贵,品控越差,越容易坏,参考油车就知道了。
: 因为价格越高,量越小,品控投入越多越不划算,
: ...................
--
FROM 58.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