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i8碰撞的关键
你定了i8说明你喜欢,宣扬其优点可以理解,但不能说违反物理规律的话。
反推卸力?那击打棒球或把某个人踹出去都是卸力?反推出去速度方向都变了,同样大小情况下动量改变更大,动量定理,在同样的作用时间下,动量改变大的力大
【 在 hugg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关键是在作用时间上,冲量一样的情况下,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此次测试中卡车驾驶室不牢固,溃缩严重,导致作用时间显著变长,从而作用力显著变小。相似类比是发动机舱溃缩对行人有保护作用,极端类比就是卡车驾驶室相当于弹簧,当然受力就会显著变小。
: 其他因素应该影响不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11.35.48.*
推出位移卸力,毫无道理,没有一条物理定律是这样的
【 在 BIGDADY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说大车速度慢,小车速度快的。真是拉低水平
: 两者速度碰撞刚好停住对车身冲击是最大的
: 如果相对速度不变,大车速度提高,把小车推出位移,反而是卸力了
: --
: 低知论坛老水车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11.35.48.*
不站队
只说物理概念
冲击力应该是跟速度变化相关的,系统动量守恒(不考虑卡车骑上去的影响),大车速度提高,小车速度降低,虽然两者之和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是增加的,小车的速度变化应该是更大的才对(具体情况还需要验算)
【 在 BIGDADY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说大车速度慢,小车速度快的。真是拉低水平
: 两者速度碰撞刚好停住对车身冲击是最大的
: 如果相对速度不变,大车速度提高,把小车推出位移,反而是卸力了
: ...................
--
FROM 124.127.170.*
后退的车摩擦力增加了挤压车体的力
前进的车摩擦力减少了挤压车体的力
【 在 yxsyr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出位移卸力,毫无道理,没有一条物理定律是这样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218.247.161.*
坦率的说我没明白你的意思,碰撞时间很短,标准的物理模型一般认为内力远大于外力,这一瞬间可以不考虑摩擦。所以只要考虑碰撞是否是弹性的,如果有能量损失,损失多少即可,摩擦的因素在瞬间可忽略
【 在 aluca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后退的车摩擦力增加了挤压车体的力
: 前进的车摩擦力减少了挤压车体的力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11.35.48.*
如题
只要双方的相对速度不变,双方受到的冲量就不变
有点反直觉,而且我没有验算,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又好像也是对的(因为相对运动其实可以不考虑参照系)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站队
: 只说物理概念
: 冲击力应该是跟速度变化相关的,系统动量守恒(不考虑卡车骑上去的影响),大车速度提高,小车速度降低,虽然两者之和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是增加的,小车的速度变化应该是更大的才对(具体情况还需要验算)
: ...................
--
修改:mdkkurt FROM 124.127.170.*
FROM 124.127.170.*
本例中动能损失的计算已知:轿车质量?\(m_1 = 2\ \text{吨} = 2000\ \text{kg}\)卡车质量?\(m_2 = 6\ \text{吨} = 6000\ \text{kg}\)相对速度?\(u = 100\ \text{km/h}\)(需转换为?\(\text{m/s}\):\(100\ \text{km/h} = \frac{100}{3.6} \approx 27.78\ \text{m/s}\))根据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动能损失公式:\(\Delta E_k = \frac{1}{2} \cdot \frac{m_1 m_2}{m_1 + m_2} \cdot u^2\)代入数据计算计算 “约化质量” 项:\(\frac{m_1 m_2}{m_1 + m_2} = \frac{2000 \times 6000}{2000 + 6000} = \frac{12,000,000}{8000} = 1500\ \text{kg}\)代入相对速度的平方:\(u^2 = \left( \frac{100}{3.6} \right)^2 \approx (27.78)^2 \approx 771.6\ \text{m}^2/\text{s}^2\)计算动能损失:\(\Delta E_k = \frac{1}{2} \times 1500 \times 771.6 \approx 750 \times 771.6 \approx 578,700\ \text{J}\)结论:?本例中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动能损失约为?\(5.79 \times 10^5\ \text{焦耳}\)(即约 57.9 万焦耳)。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
: 只要双方的相对速度不变,双方受到的冲量就不变
: 有点反直觉,而且我没有验算,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又好像也是对的(因为相对运动其实可以不考虑参照系)
: ...................
--
FROM 124.127.170.*
你说的第一句话可以认为是对的,这是物理规律的协变性。但是这个结果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假设碰撞对象是质点,但实际问题比这复杂的多,车首先不是质点,然后也不是刚体,会变形,所以形状、材料、质心位置、速度比分布,甚至很多人说的上下坡都对结果有很大影响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
: 只要双方的相对速度不变,双方受到的冲量就不变
:
: 有点反直觉,而且我没有验算,总觉得哪里似乎不对,又好像也是对的(因为相对运动其实可以不考虑参照系)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11.35.48.*
实际碰撞不是瞬间的吧
特别是动量差很大的
【 在 yxsyr 的大作中提到: 】
: 坦率的说我没明白你的意思,碰撞时间很短,标准的物理模型一般认为内力远大于外力,这一瞬间可以不考虑摩擦。所以只要考虑碰撞是否是弹性的,如果有能量损失,损失多少即可,摩擦的因素在瞬间可忽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218.247.161.*
这个瞬间当然是近似,但是这个问题假设为瞬间比不是瞬间一般更合理,并且动量差别大小对是否是瞬间没有影响,有影响的是可变形和回复程度
【 在 aluca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实际碰撞不是瞬间的吧
: 特别是动量差很大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A-AN00」
--
FROM 111.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