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SGM大V谈理想召回事件
SGM的人没必要给理想洗地
只能说挂着车企的身份,在这种时候给同行落井下石的话不够体面
至于理想存在哪些问题,通过他说的GM的做法,可以自己琢磨
【 在 ppccb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很专业的洗地,把问题归结于材料特性问题。实际情况不是,一防冻液的腐蚀性显而易见,凡是有点常识的从业人员都知道,二,路试和试验全是摆设,三,品控垃圾。完全是价值观取向问题,只重视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只重视所谓的性能指标
--
FROM 223.104.40.*
唉 这么说 磷酸铁锂拉弧也是爆燃,十秒的逃生窗口?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微博/6102587194/5227939572744406
: 正文随后贴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130.*
还要看电池包内部为了防拉弧做了何种防护设计
【 在 Depr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 这么说 磷酸铁锂拉弧也是爆燃,十秒的逃生窗口?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3.104.40.*
腐蚀性应该作为核心参数参与招标,那这就是理想在安全方面的无知导致的事故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重点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用的冷却液体系和管路材料的匹配性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
FROM 114.246.237.*
实际上就是管路耐腐蚀不足吧
【 在 suffix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们都被理想带偏了,现在都认为冷却液就是元凶,实际可能只是替罪羊,用已知缺陷召回做一次完美公关,现在大家都不会怀疑电池或其他结构性问题了
: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重点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用的冷却液体系和管路材料的匹配性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12 Pro」
--
FROM 124.160.201.*
电弧不是击穿绝缘体才产生吗?导体不会产生电弧。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提到,缓蚀剂是离子性的,会提高冷却液的电导率,在出现渗漏时增加电弧出现的几率,而低电导率、非离子性缓蚀剂的配方会导致冷却液的腐蚀性增强,因而需要重新验证冷却通道的耐腐蚀能力或者更换材料
: 这是来自车企人士的看法
--
FROM 183.222.204.*
导体侵入导致高压的绝缘间隙缩短了
【 在 Peugeot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弧不是击穿绝缘体才产生吗?导体不会产生电弧。
--
FROM 111.194.201.*
有一点不明白。更换低电导率液体的目的是什么?我理解是万一腐蚀穿了泄露了也不会引起重大事故吧。现在至少在理想身上没看到这个好处。那么既然无论高电导率还是低电导率都不允许穿,那么用腐蚀性更强的低电导率液体不是脑子坏掉了吗?所以这里肯定还有一个关键信息没提。
--
FROM 101.82.244.*
电动汽车冷却液新国标对电导率的要求,大概是燃油车时代电导率水平的不到1/10%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点不明白。更换低电导率液体的目的是什么?我理解是万一腐蚀穿了泄露了也不会引起重大事故吧。现在至少在理想身上没看到这个好处。那么既然无论高电导率还是低电导率都不允许穿,那么用腐蚀性更强的低电导率液体不是脑子坏掉了吗?所以这里肯定还有一个关键信息没提。
--
FROM 111.194.201.*
所以国标为什么这么要求,还是要挖这个目的啊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动汽车冷却液新国标对电导率的要求,大概是燃油车时代电导率水平的不到1/10%
--
FROM 124.7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