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浅谈国内混动技术(1):四大混动企业的技术路线,及新玩家长城[234
MHEV这种毫无技术含量与创新意义的P0单电机构型,甚至连拿上台面来讨论的价值都没有。
MHEV 48V单电机的构型对于汽车动力系统改造的正面意义很小,非常鸡肋。
这就如同,某一天某部法规突然要求手机的充电功率必须要大于5瓦才能在市面销售,然后苹果公司经过一顿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后,终于通过一番操作将iphone手机的充电功率从祖传的5W升级成6W;然后又在它的高端机型上进行一番操作升级成18W/22瓦。但是与此同时,其它企业早就采用领先技术将手机充电功率升级到了40瓦、50瓦甚至60瓦。——苹果手机舍不得继续升级的唯一原因,就是“6W的成本多便宜,应付法规够用了”。
而MHEV,就是那个6W功率;P2单电机,就是那个18瓦功率;P2.5单电机,就是那个22瓦功率。汽车排放法规的最低要求,就是那个5W功率。
车企采用MHEV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最简单又最便宜——如果想采用更高效的混动架构,它们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或者成本控制能力。
对于消费者市场与碳排放技术进步来说,MHEV这种简单、便宜、投机取巧的路线已经过时了。
【 在 aircr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奇瑞早就说有mhev吧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奇瑞、长安比长城的积累更少,从集团层面对混动技术的经费投入就非常少,目前它们都还只相当于长城第一个平台的发展阶段:
: ...................
--
修改:FHWYSH FROM 122.97.222.*
FROM 223.166.144.*
上汽这技术实力其实还可以啊,怎么股价这么萎靡,都被长城吊打了
--
FROM 180.118.113.*
不过上汽的EDU第二代混动平台在退步开倒车了,不但没有研发混动专用发动机,反而还将系统拓扑结构换成了P2.5单电机方式(比起一代平台节省了40%成本),所以EDU第二代的能耗会比第一代更高。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上汽这一点做得确实不如长城好。
【 在 true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汽这技术实力其实还可以啊,怎么股价这么萎靡,都被长城吊打了
: --
: FROM 180.118.113.*
--
修改:FHWYSH FROM 140.207.23.*
FROM 140.207.23.*
销量也还行
股价神马的,除了坑了一把自己人,其实也还好
上汽也有一套对标普锐斯3代的混动,据说明年能上市。大公司技术积累还是更多一些。
【 在 true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汽这技术实力其实还可以啊,怎么股价这么萎靡,都被长城吊打了
--
FROM 58.33.43.*
要销量就要便宜,米办法
比如50那个爆款新能源小车,上汽10年前的E50啥都不改进原装原样的都吊打它。没办法,一个贵一个便宜。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上汽的EDU第二代混动平台在退步开倒车了,不但没有研发混动专用发动机,反而还将系统拓扑结构换成了P2.5单电机方式(比起一代平台节省了40%成本),所以EDU第二代的能耗会比第一代更高。
: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上汽这一点做得确实不如长城好。
--
FROM 58.33.43.*
在利用PPT发布造势这一点上,上汽确实是比较保守。
【 在 xianrenb 的大作中提到: 】
: 销量也还行
: 股价神马的,除了坑了一把自己人,其实也还好
: 上汽也有一套对标普锐斯3代的混动,据说明年能上市。大公司技术积累还是更多一些。
: ...................
--
修改:FHWYSH FROM 122.97.222.*
FROM 140.207.23.*
这降了40%成本,荣威RX5 eMAX也要快20万了,不像比亚迪能将dmi放到10万的秦plus上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上汽的EDU第二代混动平台在退步开倒车了,不但没有研发混动专用发动机,反而还将系统拓扑结构换成了P2.5单电机方式(比起一代平台节省了40%成本),所以EDU第二代的能耗会比第一代更高。
: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上汽这一点做得确实不如长城好。
--
FROM 223.68.83.*
上汽对于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还是比长城、比亚迪要差一些。
上汽只在电机、电控器方面有自产优势(发动机方面与上汽其它合资公司共用一个发动机厂,在混动技术的资源分配方面没有独占优势);
而长城、比亚迪在电机、电控器、ESS电池、专用发动机方面都有自产优势,
控制链最长的比亚迪将电控器芯片(占据电控器成本的50%)、整车控制系统的三大核心硬件(VCU、MCU、BMS)全都纳入了自产范围,对于关键零部件的覆盖范围接近100%。
所以,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上汽是比不过长城、比亚迪的,这可能也是它将欧洲市场作为主攻业务市场的一个原因。
【 在 true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降了40%成本,荣威RX5 eMAX也要快20万了,不像比亚迪能将dmi放到10万的秦plus上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过上汽的EDU第二代混动平台在退步开倒车了,不但没有研发混动专用发动机,反而还将系统拓扑结构换成了P2.5单电机方式(比起一代平台节省了40%成本),所以EDU第二代的能耗会比第一代更高。
: ...................
--
FROM 223.166.144.*
牛,顶一个。
--
FROM 111.204.100.*
技术上没有限制,前后桥三电机,全时电四驱的方案很容易移植,长城、长安、比亚迪、PSA都早有这种结构。但是作为混动车型,DMi被推出的首要目的是用低能耗、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去占领A级低价燃油车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用户对能耗和价格最敏感。包括长城的柠檬平台也是基于同样的市场认知。
所以,在前桥双电机的动力已经强于燃油车的情况下,再增加后桥电机的边际效益就很小。
换句话说,前桥双电机的动力优势已经足够压过燃油车,在初期阶段从低价燃油车市场取得明显的市场效果后,比亚迪才有可能会考虑增加后桥电机的方案——或者采用另一种方式,直接将DMp平台的发动机和电机都换成DMi平台的发动机和电机。
【 在 xiaom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请教,dmi目前没有推出更大动力的车型,是成本市场考虑还是技术上限制?
:
:
: ...................
--
修改:FHWYSH FROM 223.166.144.*
FROM 223.16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