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新能源]浅谈国内混动技术(2):各家车企混动技术路线优劣对比
赞!是原创吗?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稍后再做一下这个评分汇总添加进去。
: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没有最后的评分汇总表呢?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
FROM 126.182.175.*
为什么不提续航和随时满血复活的能力?尤其是后者,才是最大的阻力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浅谈国内混动技术(2):各家车企混动技术路线优劣对比
:
: ☆
:
#发自zSMTH@SM-F9160
--
FROM 101.82.96.*
这完全不是全文的重点,这只是第六节第1点里面的1/3部分内容,而这一小部分内容只是对第六节第1点的背景介绍。
【 在 hahaha7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长了,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国外提供基本型芯片全部设计资料和知识产权,根据国内厂商个性化要求,做点极其有限的修改、通过国内认证并生产出来。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浅谈国内混动技术(2):各家车企混动技术路线优劣对比
: ...................
--
FROM 140.207.23.*
11个子项,有一些子项考察的内容与这一点是相关的。
【 在 f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不提续航和随时满血复活的能力?尤其是后者,才是最大的阻力
: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40.207.23.*
赞文章!原创吗?不是的话,那个well-to-wheel的图标出处在哪里?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浅谈国内混动技术(2):各家车企混动技术路线优劣对比
: ☆
: 一、各家车企的混动技术路线是什么?
: ...................
--
FROM 112.64.60.*
再看看第一节内容和上一篇帖子里面的历史描述,
在混动领域,日本美国混动模式是一个体系,欧洲混动模式是一个体系,中国的四大混动车企是独立的技术方向。
要说抄,那就是长城、奇瑞、长安的第一代混动平台是抄的欧洲模式,但是长城的第二代混动平台就与欧洲模式和日本美国模式无关。
【 在 weig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车企,就别说混动技术了吧,就说抄了谁的就行了
:
:
: ...................
--
FROM 140.207.23.*
已经把PSA混动平台的内容加进去了,在每个子项中也能查到PSA混动的对应分类。
【 在 bulletproof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析一下PSA的技术
: --
: FROM 223.104.160.*
--
修改:FHWYSH FROM 140.207.23.*
FROM 140.207.23.*
使用体验的维度主要融合进了7.8.9.10这4个子项,这4项对驾驶体验的影响较大。至于使用体验的另一部分含义,比如对车标品牌的溢价认同度与自豪感等,就放进了第11点对终端价格的评价里面。对“溢价”与“平价”的判断就体现在这个自行打分上。
至于电池容量大小这个子项权重的占比,由于有11个子项,只能是尽量按照“基础功能必要性→增值功能舒适性”的顺序来考虑。你看后面也有其他ID认为电池容量应该做得更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Ly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文章,期待数据汇总。
: 不过文章主要从技术路线上评分,我觉得电池大小对使用体验的影响分值太少了。几度电和几十度电在消费端的权重可不仅仅是做缓冲区那三五分的区别。
:
: ...................
--
修改:FHWYSH FROM 140.207.23.*
FROM 140.207.23.*
可理想却为了节省成本,从小厂家东安动力那里买了一款特性不佳的发动机 --- 这个观点太主观了。
理想官方说过当年选了这个的原因,从尺寸上,还有能形成供应上。
当时能供应这种发动机的普遍都是主机厂,理想的产品肯定会构成竞争关系,到时候争不过了断供了,理想哭都没地哭去。现在理想的下一代发电系统也不是选这几家的,而是另找了一家去开发。
按时间倒推,选型的时候应该是17年,那时候你说的很多发动机还不存在。
--
FROM 114.242.224.*
文中已经提到了,只有足够大容量的电池,才能给发动机功率匹配、轮端高功率需求、能量回收提供足够的缓冲池,使电机在高效区可响应的功率需求范围更广,给电机提供足够的功率冗余,提高系统的能量循环回收效率。
丰田、本田的可调度电量太小是最大的缺点,本田已经准备推出大电池的PHEV,16度电量,但是本田无法控制电池的高成本——不过这是本田自身的能力问题,与消费者无关。
现在各大车企的混动电池供应商都是那仅有的几家。除了丰田,其它都开始用三元锂电池了。自燃风险比较小的磷酸铁锂也有厂家在做,但是高倍率、大容量、长寿命、低内阻的磷酸铁锂电池确实是一个行业难点,能做出认证合格的磷酸铁锂混动电池的供应商很少。目前装车于DMi上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是这4方面综合参数最优的。
【 在 neivy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8点,电池容量小,为什么就得评低分。
:
: 可不可以认为,此类小容量电池自燃后概率较低或者自燃后的逃生时间更多?
: ...................
--
修改:FHWYSH FROM 223.166.144.*
FROM 140.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