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耳机都能用傅立叶变换降噪
米其林静音胎3000来块:夏季胎噪降低一些,有用;
四轮隔音2000多块: 完全没用。
轮胎静音棉1000来块:略有用,过减速带声音低沉了,小坑声音接近消失,过桥梁连接的缝隙声音可以忽略不计。
结论:音源可以做,空气传播路径太难找对了,瞎蒙也不见得对;结构传播途径属于娘胎里带来的,做不了。
ps:前阵子烟饼实验,验证了车子密封还不错,四轮隔音算是白花钱了。你要是觉得漏风老寒腿,可以试试看前舱哪漏烟,我看各种管道穿过去,在车内都有橡胶密封塞的、不至于漏风。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汽用的轮胎这么贵?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6 Plus」
--
修改:hsv FROM 106.39.67.*
FROM 106.39.67.*
我是懒的折腾,冬天上护膝。
漏风是肯定的,夏天冬天最明显,原地开空调很凉爽,车一走起来立马一股热气进来了。
【 在 hsv 的大作中提到: 】
:
: 米其林静音胎3000来块: 夏季胎噪降低一些,有用;
: 四轮隔音2000多块: 完全没用。
:
: 轮胎静音棉1000来块:略有用,过减速带声音低沉了,小坑声音接近消失,过桥梁连接的缝隙声音可以忽略不计。
:
: 结论:音源可以做,空气传播路径太难找对了,瞎蒙也不见得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6 Plus」
--
FROM 1.203.116.*
车里主动降噪感觉是忽悠人。噪音又不是单点产生的。针对单一噪音产生点,喇叭如果就在这个噪音点上,可以补偿掉。如果不在这个点上,就是两个波进行叠加。如果刚好在司机头部位置是波谷就有点效果。2kHz的音频波长大约17cm。根本无法定位波谷位置。在波峰位置反而加强了噪音。何况车上噪音来源点很多,就更没办法补偿了。
只能针对极低频率进行补偿,比如20hz的波长有17m。在车内可以可以反相位补偿就行了。
【 在 yu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几百元的成本,那问题来了,车能装个主动降噪吗?反正车的噪音主要来源就是胎噪和风噪,这个难度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T-AL00」
--
FROM 103.85.174.*
降噪不是傅里叶变换
【 在 yu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几百元的成本,那问题来了,车能装个主动降噪吗?反正车的噪音主要来源就是胎噪和风噪,这个难度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23.139.60.*
你这啥车。。。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是懒的折腾,冬天上护膝。
: 漏风是肯定的,夏天冬天最明显,原地开空调很凉爽,车一走起来立马一股热气进来了。
: 【 在 hsv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自zSMTH@GM1910
--
FROM 61.14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