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动能回收的问题本质在
抠门,鸡贼
早有完善成熟的方案,F1赛车的ERS系统用了n年了久经迭代和考验。tsl们嫌贵不肯用而已
--
FROM 123.121.4.*
能否讲得详细点儿?从来没有听过ERS的说
【 在 keler (ke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抠门,鸡贼
:
: 早有完善成熟的方案,F1赛车的ERS系统用了n年了久经迭代和考验。tsl们嫌贵不肯用而已
: --
--
FROM 136.56.63.*
吃瓜群众蹭热点进来水个帖而已,那东西不管工况,设计目标还是适用场景都不是民用的,也装不上电车。讨论这些牛头马嘴毫无意义。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否讲得详细点儿?从来没有听过ERS的说
:
: 【 在 keler (ke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抠门,鸡贼
#发自zSMTH@钛星
--
FROM 222.129.53.*
2009年开始在F1上尝试使用K-ERS。也基本就是博世iBooster和大陆MK C1的思路由来。但是相比F1的只求最好,民用的博世和大陆的民用货可优化的空间也太大了
https://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5/872871-2.html?pvareaid=3311700
https://www.pcauto.com.cn/tech/1057/10571295_all.html
贴一段:
“电传刹车实际上就是为了制动能量回收而诞生的,但是在民用车领域,由于成本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电传刹车与能量回收电机的匹配问题,导致有刹车脚感怪异的问题出现,目前也还没有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现在的问题是,F1玩了这么多年的ERS何时才会下放到量产车呢?”
最新的介绍只能去看英文,你自己酌情吧。欢迎看了来讨论,我最近几年也没看F1了好奇现在有啥新进步。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否讲得详细点儿?从来没有听过ERS的说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7.107.139.*
动能回收跟特斯拉有啥特殊关系?哪个电车不是这样呢?难道比亚迪不是?难道北汽、上汽不是?
--
FROM 49.7.64.*
你这么犀利啊咱确实只是吃瓜群众
不过刹车这东西就该用最认真的态度来讨论,刹车不好用那太危险
【 在 b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瓜群众蹭热点进来水个帖而已,那东西不管工况,设计目标还是适用场景都不是民用的,也装不上电车。讨论这些牛头马嘴毫无意义。
:
: #发自zSMTH@钛星
--
FROM 117.107.139.*
激动啥,又没有专门批评某一家。
既然各个品牌都有这方面的问题,那都得整改。更何况iBooster还分很多版本呢。如果不舍得花钱又不会自己调优,那就该骂
【 在 co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能回收跟特斯拉有啥特殊关系?哪个电车不是这样呢?难道比亚迪不是?难道北汽、上汽不是?
--
FROM 117.107.139.*
并不是谁激动,而是看到一些非常低级的常识错误,给你一个提醒而已。最近很多电车通用的特性,都被说成特斯拉专有的,我觉得是对比亚迪们、北汽们、上汽们的不尊重,他们也有啊。
【 在 ke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激动啥,又没有专门批评某一家。
: 既然各个品牌都有这方面的问题,那都得整改。更何况iBooster还分很多版本呢。如果不舍得花钱又不会自己调优,那就该骂
:
--
FROM 49.7.64.*
那个东西全称叫KERS,“动能回收系统”,但实现逻辑反而不像民用车那么复杂,基本就是在赛车刹车时的动能回收(赛车的刹车强度可比民用车大多了),因此对回收效率要求较高,但应用逻辑因为不能在赛车这种高危运动中过多干预影响车手,使用时,一般弯道充电,直道或DRS区域就释放,这样超车就会多一些马力,再配合DRS区域使用,降低超车难度,使比赛更精彩。个人感觉这个不太适合特斯拉用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0
【 在 cjoh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否讲得详细点儿?从来没有听过ERS的说
--
FROM 114.249.196.*
KERS连涡轮尾气的动能都回收,放到量产车上画面多美不敢想象
【 在 kungfupanda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东西全称叫KERS,“动能回收系统”,但实现逻辑反而不像民用车那么复杂,基本就是在赛车刹车时的动能回收(赛车的刹车强度可比民用车大多了),因此对回收效率要求较高,但应用逻辑因为不能在赛车这种高危运动中过多干预影响车手,使用时,一般弯道充电,直道或DRS区域就释放,这样超车就会多一些马力,再配合DRS区域使用,降低超车难度,使比赛更精彩。个人感觉这个不太适合特斯拉用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0
--
FROM 213.9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