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换电池感觉比高速充电有前景
有道理,支持。
【 在 thickearth (厚土) 的大作中提到: 】
: 1.等待时间远短于充电。换电池在现有技术下很容易实现快速换电池,2分钟内搞定,据说最新的可以30秒搞定,而电池按照5C的极高充电速度也要12分钟
: 2. 建设成本低。换下来的电池可以在站里充电,给后面的车辆,如果换电需要5分钟,电池一个小时充满,那么每个换电站只要备个12块电池就可以实现全天无间断换电,一台换电池的机器加十几块电池加几个操作人员就可以了。而快速充电桩需要专门的高压输电线路和转化装置。全
: 3. 对电网压力小。不需要建设专门的输电线路,甚换下来的电池可以慢慢冲。至可以离开电网,一辆货柜车拉一货柜到换电站都可以,对电网冲击很小。而成千上万个快速充电桩一起充电,其功率相当可观。
: ...................
--
FROM 112.47.159.*
换电和充电的区别在于电池充电的时候,车辆有没有必要候着。
明显的,等候是一件很不经济实惠的事情。
车电分离唯一的毛病是拆卸电池需要时间、电池比较重。这些在专业的换电点都可以不断改进。
排队等着换电,与排队等着充电,相比,终将发现被服务到的车辆数量,换电的多于充电的。只有家里可以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有优越性。这时拆电池的缺点提高了放大了。
【 在 ble (b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是个大问题,
: 1. 同样提供能量,充电站需要建设输电线路,换电站就不要了,换下来原地复活吗?
: 2. 同样是能量提供,最终决定速度的还是能量输入速度,12块电池只是加了个初始缓冲池,当日需求是100块时,112块也没有太大优势。
: ...................
--
修改:zszqzzzf FROM 112.47.159.*
FROM 112.47.159.*
一看你的计算方向就乱了。
超过二十辆车的时候,充电方式先得备一个超过二十辆车的停车场。
换电方式则简单多了,大不了找一个偏僻地方大规模工厂式充电,给城市里多个换电站配送电池。
【 在 Lypher (Ly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10辆车内有优势。十几辆车的时候,算打平,超过二十辆车的时候(节假日的高速加油站太常见了,这还是在油车能跑五六百公里的前提下,电车跑高速补能需求翻倍)没有充电桩有优势。
: 这还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电池成本,建站成本,维护成本就不必说了……
--
FROM 112.47.159.*
换电站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汽油加油站来做。
充电在工厂完成,电池统一配送,几乎不增加任何成本。
【 在 zszqzzzf (炼狱天使——反者道之动)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看你的计算方向就乱了。
: 超过二十辆车的时候,充电方式先得备一个超过二十辆车的停车场。
: 换电方式则简单多了,大不了找一个偏僻地方大规模工厂式充电,给城市里多个换电站配送电池。
: ...................
--
FROM 112.47.159.*
然而省下了一个13辆车位的停车场。N个加油(充电)站,就是节省了13*N的空间。
太划算了。绝对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 在 west (马克吐温)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来备13块就够了,你这可好,充电站13块,偏僻的地方充电13块,路上运输13块,需要的电池量翻了三倍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2.47.159.*
也可以有。换电站可以配若干量换电车,半路没电经常会遇到的。
【 在 west (马克吐温) 的大作中提到: 】
: 奶牛充电车更好,不但电池和车位不需要,连换电站都省了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2.47.159.*
最极端的是核电池,这辈子不需要换。贵啊!
总之,想要效率提高,充电的时间段,车电分离是必然。
即使是家里有充电桩,如果能够换电池而不是绑着充电,也是很香的。
电池越重,换电池越麻烦,则是一个负面因素。
【 在 Vibration (振动控制工程)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池容量越大
: 需要充电的次数越小
: 是指数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 ...................
--
FROM 112.4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