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所推的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本质上还是在用户的痒点上创新,一个典型的证据就是智能化做得烂的车也能大卖,车企没有拥抱华为的必要,反而与华为深度绑定则有话语权旁落和核心竞争力外泄的风险。
华为如果坚持走Hi模式要想取得成功,至少要熬到L3以上的自动驾驶产品级落地,并构筑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那时没有标配自动驾驶的车辆在市场上被用户无情抛弃,行动迟缓的某些传统车企将被迫拥抱华为以求活命。
除此之外,华为要想把智能化从痒点创新变为痛点创新,只能去积极改变用户思维,即通过搭载华为智能化技术车辆的大卖,用极高的市占率将智能化服务写进用户的脑袋。华为通过自己爆款标杆车型,挤压思维保守行动迟缓的传统车企生存空间,反而能逼迫它们低姿态拥抱华为,从而彻底改变华为落后挨打的局面。
由此来看华为推出问界或许是一种无奈,但是高昂的价格与低迷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起华为的野心,随着内部造车禁令的再次延长,华为面前只剩下两条艰难的道路:一方面苦熬智能化技术突破;一方面求爷爷告奶奶地慢慢积累华为定制车销量。
最终的胜利还是要看大趋势:只要智能化是汽车的真需求,华为长期苦熬一定会迎来爆发期;反之如果智能化不是汽车的未来,那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努力也终将失败。
--
修改:wanllow FROM 27.45.143.*
FROM 27.4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