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降本增效来说,我目前看能比肩特斯拉的不多,50如果想造跟特斯拉媲美三电机械素质的车,成本如果能比特斯拉低,才能信服,而不是拿老头乐买得低就是低成本,再说也不低啊,只能说在有限的水平下做到最低,比如真的让他激光焊接进行package,估计50都投不起这个钱,但是那才是工业化水平下的降低成本,而不是跟电瓶二轮车一样,弄几根导线和bms板子连在一起就是降低成本。
也就是降低成本方式有很多,你可以通过使用低工业化水平的方式降低,也可以采用流水线化工业化规模化的方式进行降本增效,后者往往才是一个成熟有发展的企业的选择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tsl成本并不低,虽然一直吹的很低,如果成本低它早降价掐死byd了。而50一直是以卖到最便宜、极端的成本控制来生存的,50如果认为这么做低成本,根本不用怀疑。
--
FROM 219.14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