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有提到华为理想慰来B丫D等有类似的产品。
国内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除了百度的“萝卜快跑”,还有多家企业推出了类似的全无人或高度自动驾驶商业化项目。以下是主要参与者和典型案例的梳理:
---
### **一、头部玩家及代表项目**
#### **1. 小马智行(Pony.ai)**
- **技术定位**:L4级自动驾驶,主打“虚拟司机”技术(单车智能为主)。
- **商业化进展**:
- **北京**:在亦庄开放道路提供**全无人收费服务**(无车内安全员),覆盖约60平方公里。
- **广州**:南沙区试点全无人Robotaxi,与如祺出行合作运营。
- **合作车企**:与丰田、广汽等合作量产L4车型。
#### **2. 滴滴自动驾驶**
- **技术定位**:L4级,结合滴滴出行平台的调度能力。
- **商业化进展**:
- **上海**:嘉定区推出全无人驾驶网约车,用户可通过滴滴App叫车。
- **广汽合作**:与广汽埃安联合研发量产Robotaxi(计划2025年落地)。
#### **3. AutoX(安途)**
- **技术定位**:L4级,强调“纯视觉+激光雷达”融合方案。
- **商业化进展**:
- **深圳**:坪山区、福田区开展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覆盖超168平方公里。
- **上海**:嘉定区部署全无人车队,车内无方向盘、踏板。
#### **4. 文远知行(WeRide)**
- **技术定位**:L4级,覆盖Robotaxi、无人小巴(Mini Robobus)。
- **商业化进展**:
- **广州**:黄埔区运营全无人Robotaxi,与白云出租合作。
- **郑州**:中原科技城部署无人小巴,服务园区通勤。
#### **5. 元戎启行(DeepRoute)**
- **技术定位**:L4级,低成本车规级方案(传感器成本降至1万美元内)。
- **商业化进展**:
- **深圳**:福田区开展全无人测试,计划2024年商业化落地。
- **武汉**:与东风合作,在经开区试运营无人出租车。
---
### **二、其他潜力企业与特色场景**
#### **1. 轻舟智航(QCraft)**
- **特点**:聚焦城市公开道路的“无人小巴”(如龙舟ONE)。
- **落地城市**:苏州、无锡、深圳等,服务短途接驳。
#### **2. 蘑菇车联**
- **特点**: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主攻智慧城市项目。
- **落地案例**:湖南衡阳、云南大理等城市,覆盖Robotaxi、无人环卫车等。
#### **3. 曹操出行(吉利系)**
- **合作方**:与吉利研究院、Waymo合作。
- **进展**:杭州亚运会期间推出L4级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
### **三、行业共性与差异**
#### **技术路线对比**
| 企业 | 技术路线 | 核心优势 |
|------------|-----------------------|----------------------------|
| 百度Apollo | 车路协同+高精地图 | 政策资源强,覆盖城市广 |
| 小马智行 | 纯视觉+激光雷达 | 算法迭代快,全无人经验丰富 |
| AutoX | 纯视觉为主+低成本硬件 | 硬件成本低,深圳政策支持 |
#### **政策依赖与挑战**
- **开放区域**:目前全无人运营集中在北上广深、武汉、重庆等政策试点城市。
- **法规限制**:多数企业仍需申请“测试牌照”逐步过渡到“运营牌照”。
- **成本压力**:单车成本(含传感器)约50-100万元,需规模化降本。
---
### **四、未来趋势**
1. **2024-2025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或将开放L4级全无人商业化。
2. **技术融合**:车路协同(V2X)与单车智能互补,提升复杂场景可靠性。
3. **跨界合作**: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与科技公司联合量产L4车型。
---
### **总结**
国内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形成“多强竞争”格局,萝卜快跑、小马智行、AutoX等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抢占市场。若想体验类似服务,可关注政策试点城市的最新动态(如深圳坪山、北京亦庄、武汉经开区)。
【 在 fh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是这样,我在别处也看到有人说过。但毕竟车上是没有司机。目前还没有别家有类似的吧?那萝卜应该才是技术最先进的了,毕竟百 ...
--
FROM 111.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