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搭载「智驾冠军」的问界M7以120km/h的时速撞向静止水泥泵车。比事故本身更戏剧化的是,这位车主在感谢车辆救命的同时,竟向车企索要价值百万的赔偿。这场发生在2024年底的交通事故,直到三个月后才被推上热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
事故发生时,车主秦风正开着问界M7的NCA智驾功能巡航。根据官方数据,车辆AEB系统在碰撞前1秒紧急启动,时速从115km骤降至64km。正是这关键的51km/h降速,让本应车毁人亡的事故变成了「腰椎骨折+肋骨断裂」的医疗记录。
华为工程师曾自豪宣称的「L2.9999级」智驾,在这场事故中遭遇灵魂拷问。官方解释的「对向车灯干扰+静止工程车识别困难」,暴露了当前智驾系统的致命软肋。就像老司机常说的:「再智能的机器,也斗不过中国特色的马路陷阱。」
值得玩味的是,新款问界M9已升级4D毫米波雷达,专门针对这类「鬼探头」场景。这不禁让人联想:车企是否早就知道技术缺陷,却选择用消费者当试验品?
车主提出的「M9+40万」天价索赔,撕开了智驾时代的责任真空。现行法规下,L2级辅助驾驶的事故责任明确归于驾驶员,但这与车企「无限接近L3」的宣传话术形成尖锐对立。某汽车工程师私下吐槽:「这就好比饭店说菜品绝对安全,却让食客自备解药。」
行业数据显示,具备完整安全冗余的L4测试车,事故率仅为人类驾驶的1/14。但现阶段量产的L2+系统,更像是「半成品」与「过度包装」的矛盾体。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1.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