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是个含糊其辞的回答,追溯它的资料来源,原始的表述是,如果内部元器件通过车规级测试,那么q104测试的程序可以简化。也就是说被简化的这些本身就是为了确保内部元器件在各种车况下达到车规级标准而设置的,那么这些检测项目有多少呢,答案是42项,而W104检测的总数也只有49项,不知道哪些引导读者认为通过了q104检测,内部元器件还要进行车规级测试的人,是怎么想的。
AEC-Q104是汽车电子行业中用于多芯片模块(MCM)可靠性测试的重要标准,其测试项目分为A-H八大系列,总计49项测试。这些测试涵盖了从预处理到最终破坏性物理分析的各个环节,确保MCM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果MCM上的组件已经通过了AEC-Q100、AEC-Q101或AEC-Q200的测试,那么MCM产品只需进行AEC-Q104H中的7项测试,从而简化了测试流程。这7项测试包括4项可靠性测试和3项失效类检验:
可靠性测试?:
?TCT(温度循环) :模拟MCM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性能。
Drop(落下) :测试MCM在受到冲击时的可靠性。
LTSL(低温储存寿命) :评估MCM在低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
STEP(启动与温度阶梯) :模拟MCM在汽车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失效类检验?:
?X-Ray检测:用于检测MCM内部的潜在缺陷。
声波显微镜(AM) :用于检测MCM内部的微小缺陷。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用于验证MCM的物理结构完整性。
如果MCM上的组件未通过上述标准,则必须从AEC-Q104的49项测试中选择验证项目,这将导致验证项目的数量显著增加。此外,AEC-Q104还增加了顺序试验的要求,例如必须先通过高温操作寿命(HTOL)测试才能进行热冲击(TS)测试。
AEC-Q104的测试项目分为A-H八大系列,其中A组为加速环境应力测试(6项),B组为加速寿命模拟测试(3项),C组为封装组装完整性测试(8项),D组为晶圆制造可靠度测试(5项),E组为电气特性确认测试(10项),F组为瑕疵筛选监控测试(2项),G组为空封器件完整性测试(8项),H组为模块专项测试(7项)。
AEC-Q104一共有49项测试,如果内部元器件已经通过了车规级测试(如AEC-Q100、AEC-Q101或AEC-Q200),则只需进行AEC-Q104H中的7项测试,包括4项可靠性测试和3项失效类检验。
--
FROM 153.3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