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10月中旬,理想在北京雁栖湖开了三天的秋季闭门战略会,对销量下滑、研发、产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而调整车型、产品和研发策略,以及加快出海节奏和加大AI投入力度。
知情人士称:过去李想比较抵触堆配置,以后是该卷就卷,不再做凑合的产品,做不到让用户惊艳的产品,就不要做。
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理想决定将之后的车型区分度拉大,不再只靠配置区分,而是要靠设计定义区分。
这意味着,理想可能打破家族化产品设计思路,不再走套娃路线,一个平台一个风格,不同车型的外观会有一定的差异化。
理想内部认为过去太强调研发费效比,如果收入下降,研发就要跟着压缩。但过度追求费效比会导致资源投入减少,速度变慢,进入恶性循环。在资源投入上,理想将逐渐淡化费效比,避免因预算问题影响人员和研发投入。
理想还反思「最大的失误是全力出海晚了」,接下来将全面加快官方布局节奏。
战略会上明确理想汽车将继续加大 AI 投入,尤其是推理算力的储备,还讨论了理想对 AI 的探索不能局限在产品和 AI 的融合,要对机器人、AI 终端应用等方面做大量投入。
按照规划,理想第二代芯片预计在两年后推出,和小鹏图灵芯片、蔚来神玑芯片不同,理想第二代芯片更侧重推理能力。
理想自研的第一代芯片今年年初已经成功流片并回片,目前正在进行车载测试,预计明年将其部署在旗舰车型上并交付给用户。
在 2024 年的秋季的战略会上,理想管理层已经讨论过自研智能眼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今年6月,理想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新的二级部门。
--
FROM 120.24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