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我也就是一个普通车主。
1. 电池方面
特斯拉的18650-21700-4680,电芯数量众多,采用并联串联,管理系统复杂;这个国内是不一样的,国内是方形电心,数量也就100左右,管理难度大大降低。其bms的一些策略可以借鉴,如全时均衡,但也有弊端,如为了更好的循环寿命、以及能量回收感受,马斯克让用户设置soc到90%;国内并未将这个暴露出来,由bms来管理循环寿命,且可以做到100%可以能量回收,用户更加友好。
2.热管理策略
特斯拉更加激进,从源头上利用电机的热量,这个有很多文章阐述,好是好,但bug较多。这方面国内基本没法跟进,走的是热泵2.0策略,以co2为冷媒提升效率。
3.电气架构
与传统车企好多个ecu分布式架构不同,电气架构更加激进,到了model3,只剩下三大部分:CCM(中央计算模块)、BCM LH(左车身控制模块)和BCM RH(右车身控制模块),其中CCM由IVI(信息娱乐系统)、ADAS/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车内外通信三部分组成,搜索关键字“特斯拉 电气架构”,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622831
这种架构好处多多,缺点就是还在演进当中,abs标定、esp能量回收导致的加速、ibooster刹车分配方面可能存在bug。国内传统车企是做加法减法,是不敢这么激进的,安全问题大于天。
4.智能辅助驾驶,这块差异也非常大,关注不多。
本版专业大佬们见笑了。
【 在 chuangzi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拿,基数路线不同能否展开说一下,学习一下
:
--
FROM 43.22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