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主贴中第四节内容,已经有相关阐释。
1.难度高。
2.美韩车企也在做,只是没有完全解决几大难点问题。欧洲(德系)车企还在想着继续吃燃油车老本一百年,只顾着使用P2/P2.5单电机架构给燃油车平台打补丁而不愿意建立全新的混动专用平台,可以忘掉它们了。
1. DHT混动系统三大难点:
①混动专用发动机的平价量产;
②扁线/油冷/高速电机的小型化、集成化、平价量产;
③混动功率型电池的平价量产。
2. 各家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
日美车企,做到了①②③的量产,做不到平价。韩企,做到了①③的量产,做不到平价。
国内一部分车企的情况:能做到量产,做不到平价;
国内另一部分车企的情况:能做到量产,做不到平价,做不到小型化。
3. 做不到平价量产有什么后果?
对于工业产品而言,能否解决产线各项工艺难题、实现平价化生产就是最大的技术壁垒。
实验室样品要想转化成流水线成品,中间还隔了无数个键盘侠的距离——哦,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无数个键盘侠的堆叠只等同于无数个0的堆叠,对于产业技术发展而言毫无用处。
所有双电机DHT混动系统都同时兼容HEV、PHEV车型,具体推出哪种车型就取决于车企对于DHT混动系统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
做不到平价生产,结果就如同丰田本田通用等车企:
它们配备大电池的PHEV车型比燃油车型贵6~8万,消费者买不起/不愿买,这样的产品只是花瓶,最后销量占比极少(丰田本田)或者车型停产(通用);
由于无法将①+②+③的成本控制到合理范围内,它们就只能主推配备小电池或微型电池的HEV车型,即使是这样,它们的小电池HEV车型也比燃油车型贵2万以上。
这也是长城、广汽、奇瑞在现阶段将它们的DHT混动系统用于HEV车型的原因。
4. 做不到小型化有什么后果?
①车内挤不下(例如理想one,装了低密度电机后就只能挤下1.2T三缸发动机);
②车内乘员舱空间被压缩,见附图1和附图2。
【 在 WebG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问题,以前丰田粉都在吹,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个是丰田混动,一个是其它混动
: 但是现在比亚迪做出来了,油耗平顺性,加速度都非常好,只有稳定性未知;然后奇瑞长城眼看也要推出混动平台,这样看好像难度也没那么高吗
: 如果说难度不高的话,为什么欧系美系韩系都不做混动?
: ...................
--
修改:FHWYSH FROM 112.64.68.*
FROM 139.22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