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想要实现这种全产业链布局的规划,就要长期坐得住冷板凳,投入巨额资源在那些无法产生眼前利益的领域中。对于某些更想赚短期快钱或者做市值管理的公司来说,这种长年几年的收益未知的冷板凳是不可能去做的。
这种企业选择分化的结果,最终就会体现在对于整车技术与价格的控制能力上。所以当收获全产业链建设果实的时候,BYD就可以用更低的整车价格来搭载更多的新技术模块;而其它车企如果想要搭载相似类型的新技术模块,就只能花高价从外部供应商处采购,最终导致整车价格居高不下。
所以,没有车企能做到在10万元的车型中搭载冷媒直冷直热系统,
没有车企能做到在10万元的车型中搭载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没有车企能做到在10万元的车型中搭载IPB电液集成系统,
没有车企能做到在11万元的轿车车型中搭载混动专用发动机+双电机DHT+PHEV混动系统,
没有车企能做到在15万元的SUV车型中搭载混动专用发动机+双电机DHT+PHEV混动系统。
所以,当BYD的新能源车每月销量超过大部分车企的(燃油车+新能源车)每月总销量时,这些车企才会幡然醒悟自力更生比买买买更有出路。
【 在 wydfz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绕过芯片这个门槛,全链条布局的优势还是发挥出来了
: 【 在 FHWYSH (FHWYSHLMTPVDKQNRXCEZ)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FHWYSH FROM 139.226.147.*
FROM 139.22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