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KCnwmGT4opip8MWJKlfnw
小结:
热泵空调技术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而且理论也比较完善,但是Model Y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从8向换向阀到12种工作模式的自动控制,无一不透露着创新的气息,硬件结构集成创新并配以硬件软化,这已成为特斯拉黑科技的标配。
全文:
特斯拉Model Y技术分析(一)热泵空调技术
原创 汽车测评郡主 汽车测评之家 2020-04-04
上篇章说到Model Y相比Model 3在能耗上的一个改进是搭载了热泵空调,提高冬季低温用车能量利用效率。(详见:特斯拉Model Y与特斯拉Model 3比较)
Model Y的空调系统采用了热泵系统,并配以风热式的PTC辅助,降低低温下整车的能耗。这一块技术目前网上的资料介绍也不少了,小编本期汇总各路大神的观点,结合自己对热泵技术的了解,做个总结。
1、热泵空调的原理
热泵是一种可以将低位热源的热能强制转移到高位热源的空调装置,类似可以将低处的水泵到高处的“水泵”。使用四通换向阀可以使热泵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互相对换,改变热量转移方向,从而达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的效果。这样相对宝贵的电能在制热的过程中可以仅作为热量的“搬运工”,而不是自身转换成低品位的热能。
热泵空调的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如下图所示,制热模式下:1.蒸发器从环境中吸取热量进入热泵系统,2.低压工质被压缩升温,3.高温高压工质在冷凝器中与舱内空气换热,4.加热后的空气被送入车厢内,5.高压工质经膨胀阀成为低温低压气体完成循环。
制热模式下热泵空调可使能量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图片
2、与PTC相比的优势
PTC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与温度正相关,当外界温度降低,PTC电阻值随之减小,通电发热量会相应增加。但PTC方案能耗巨大,在寒冷的冬天打开暖风空调,电池续航减少三成甚至一半,目前大多数电动车并未考虑极寒条件下应用的场景,所以短期内PTC方案成为了大多数电动车的首选。
目前PTC加热器有两中方案:风暖和水暖,差异在于,采暖风时冷风是和PTC散热片直接换热,还是和流有被加热冷冻液的换热器换热。随着液冷方案的普及,液体加热器也必然将成为主流。
一般电动汽车的PTC功率大致在1-6kw,完成除霜功能按面积大小需要功率在2-3kw左右,PTC水加热则需要4-6kw左右,例如蔚来ES8采用了前置5.5kw后置3.7kw的双PTC组合。以当前主流的续航300km平均带电量35kw为例,以平均30km/h的城市车速行驶和2kw的PTC加热,续航里程将缩减少91km,减少36%。
一般可以用所转换热量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值COP(能效比)来衡量空调器性能的好坏,COP越高说明空调的转化效率越高、越节能。PTC制热的COP仅为1,而热泵制热时的最低理论COP也高于1,在实际中一般可以达到2-4,即相同能耗下产生的热量是PTC的2-4倍。
仍以续航300km带电35kw的典型电动车为例,使用热泵空调将加热功率下降至1kw,则续航里程减少为233km,远高于PTC制冷的192km。可见在动力电池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要保证低能耗制热,热泵空调是为数不多的有效技术。
热泵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由来已久,像Nissan Leaf、Renault ZOE、VW e-golf、BMW i3、Jaguar I-PACE、Audi e-tron、KIA Soul EV荣威Ei5、荣威Marvel X、蔚来ES6等都有采用热泵技术。
3、Model Y的热泵技术
(1)特斯拉为什么这个时候才用热泵技术
电动汽车使用热泵技术,特斯拉只是跟随者。一大帮前辈早就用了:日产聆风、雷诺ZOE、宝马i3、丰田普锐斯、捷豹I-PACE、奥迪E-tron,以及大多数版本的大众e-Golf。
即便在中国,也有上汽、蔚来ES6、长安CS75PHEV用了热泵,吉利已经储备了这一技术,拜腾首款量产车M-byte也将搭载。
图片
那么特斯拉为什么这个时候才用热泵技术? Youtube播客AndySlye的分析是:特斯拉总部位于加州,刚开始的主要市场也在于此。加州气候温和,哪怕是最冷的北加州地区,城区冬天最冷时也高于6摄氏度,一般冬季的天气,每天最低气温总在12度以上。冬夏续航里程变化不大。
但是,如今的特斯拉,远销全球各地,特别是环保意识高的北欧,天气寒冷,车主也深感冬夏续航里程差别之大。美国消费者报告在2019年2月测试显示,在室外-20摄氏度左右天气中,Model3实际跑64英里情况下,续航折损121英里。也就是说,在这种气候下,续航要折损几乎一半。其中的因素之一,也是空调制热。
图片
电动汽车冬天续航衰减,特斯拉也不例外。特斯拉如果采用热泵技术,降低制热的损耗,也就将降低冬季续航的折损程度。这也将提升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满意度。
使用热泵技术除了降低车内制热耗能,也能帮助电动汽车的其他部件的热管理。当前,很多电动汽车将驾驶舱的空调和电池包热管理、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结合到一起。比如,特斯拉已经将电机的发热转移到驾驶舱的制热上。
如果使用热泵技术,特斯拉的电池温控系统也能提升。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特斯拉的Model S P100D,目前应该是速度最快的电动轿车,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2.7秒。更但是奥迪却说,他们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5.5秒的E-tron比特斯拉Model S P100D快。理由是,E-tron采用了带了热泵的热管理系统,支持你反复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来加速。但是,特斯拉Model S P100D冲刺一次之后,需要好长时间来冷却。奥迪工程师的意思是,热泵能帮助E-tron始终保持在25-35℃的良好工作区间。
图片
(2)热泵系统组成
Model Y之前,从Roadster到最新的Model 3,特斯拉的加热方案总体上依赖直接使用电池包电能的加热器,如PTC,但发展的趋势却是在逐渐去PTC化,将可以利用的热能利用起来。
图片
特斯拉在Model Y的设计中,取消了高压的PTC(水热的在Model 3上取消),在Model Y上配置了一个低压的PTC集成在空调系统鼓风机里面。而车辆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机舱冷凝器,机舱蒸发器,机舱鼓风机和冷却器,并且把电池系统、功率电子PCS+驱动系统和整车的系统回路整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片
特斯拉把12V低压PTC也作为热泵系统补充的一个拼图,从成本和产热的功率角度,把PTC完全作为了绿叶。
图片
(3)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
相比于现在已经应用热泵系统的车型,特斯拉在热泵与整车的集成上做得更进一步。特斯拉热泵集成应用的策略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说明,即根据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的关系,从COP的划分,来规划热泵系统参与加热的程度,以及启动不同级别的加热模式。
在温度极低,如达到-30℃,此时压缩机作为加热器来使用,单纯地利用电池包的电能来加热,COP=1;
在-10℃~10℃之间,会启动混合模式,即有部来自加热器(如乘员舱低压PTC加热器),部分热能来自热泵,COP=1~2;
10℃以上,将完全依靠热泵系统,进行加热,COP的值在1.5与5之间。
图片
在这套系统里面,很惊讶于特斯拉设置的工作模式,这是根据外部的参数进行设定的,整体是比较复杂的,如下图所示,特斯拉划分了12种工作模式:
图片
特斯拉采用一个8向换向阀来完成各种模式的切换。
图片
实际上这12种模式,是车辆进行自己操作的,主要的输入参数包括车主所需要行驶的目的地和路线、环境(温度)、天气(湿度)、车辆的内部参数(包含电池SOC、Soh、热管理的运行参数)等等,这里面是一个很精致的过程,可能在实验验证环境会有不同工作模式和需求的界定和划分。实际做出来可能不止这么多,或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这个弄法也只有在上层控制器里面用高算力算完,然后把命令逐个分发下去。
(4)应用场景
要想更有效地利用热泵,必须建立精细化的工作模组,对各种使用工况进行综合考虑,比如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环境温度-10℃或更高些,电池与乘员舱都需要加热,并且距离车子出发还有1个小时左右,此时热泵系统将采用的模式策略为:首先,热泵通过利用环境空气,经乘员舱蒸发器作用,为电池系统加热(此时COP〉〉1),让PACK的温度处于被动热管理阀值点之上;然后,切换工作模式,利用热泵从PACK中取热,对乘员舱进行加热,
特斯拉对热泵效能的考虑更多的是基于一般的寒冷环境,如-10℃,对于应对比如-30度的情况,特斯拉会将压缩机compressor作为加热器来使用,这个时候纯电加热的效率值COP=1,注意,该种情况,必须电池温度、乘员舱温度,和外部温度都达到-30℃。很多时候,外界的温度在-30℃,但电池包内的温度已经达了30℃的被动热管理阀值点,此时,热泵系统已经可以高效运行了。
(5)硬件软化
而之前Model 3的电机余热发热的模式,在以上的具体模式中其实也是存在的,就是把压缩机的用法也同样做了迁移,进入了高损耗模式。特斯拉这样打透部件的用法,真的是把零部件上逼到了角落里面,你只要有硬件设计和制造的know how就可以了,具体怎么用,你别管,我来。按照基本的质保和寿命条款来走,后续处理根据软件的做法来调节。用一切手段来数字化硬件,甚至机械件,这是智能汽车的基础。
(6)热管理系统集成化
通过这个热泵系统,特斯拉似乎想建立起一个缜密的“热能产生与热能收集系统”,从仅利用电池电能产热(电池包级only on battery level)、到利用电池产热+利用电机电控余热产能(on whole vehicle level,整车级)、再到现在的利用电池产热+利用车内各处可以产热的部件+环境产热(both car and enviroment,延伸到车以外);这些都需要能够进行软件上的精准控制为基础。
4、总结
热泵空调技术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而且理论也比较完善,但是Model Y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从8向换向阀到12种工作模式的自动控制,无一不透露着创新的气息,硬件结构集成创新并配以硬件软化,这已成为特斯拉黑科技的标配。
电动汽车冬夏续航里程接近三四成的差距,显然不是成熟汽车产品应有的表现。车企也不会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在热泵空调成本降低、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车企广泛采用,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特斯拉Model Y的引领效应,可能加速热泵空调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以上文章的核心部分来自特斯拉公布的专利,想研究热泵空调的同仁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热泵空调”,自动获取PDF文件的百度网盘链接。
--
FROM 58.2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