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条,在SiC电机控制器/SiC电驱动系统这一条产业链上,分为上游(衬底、外延片厂商)→中游(晶圆、裸芯片厂商)→下游(器件、模块厂商)→终端用户(电机控制器、电驱动厂商);在上游阶段,科锐、罗姆、意法3家占比90%左右,中国企业占比<10%;中游和下游阶段,意法、英飞凌占比较高,中国企业有10余家,但是出货量仍然较低;下游阶段,虽然意法、英飞凌在国外车企中仍然完全独占,但是对国内车企来说,由于SiC链条传递到此时的溢价已经很高,所以国内车企/终端用户在这一步选择的都是中国企业。
在这个链条上,上游环节,SiC的价格大约是Si基的2~4倍;到达中游环节时,SiC的价格大约是Si基的4~5倍;到达下游环节时,SiC的价格大约是Si基的5~6倍。越往下游传递,SiC产品的溢价幅度就越高。
所以,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向上侵入得越远,就越能控制SiC产品的超额费用。如果没有向上侵入能力,那么在终端位置上,至少到2023年只能继续承受SiC产品的高价。在车企中,BYD是唯一侵入SiC链条上游的厂商,所以它面临的SiC超额费用可以低于其它终端用户。
2.有多条技术路径都可以实现这一个目标,例如高比能正极/硅碳复合负极/强化叠片工艺/半固态电解质等方式,宁德、比亚迪、国轩、LG、SK等电芯厂商在这个方向都有预量产布局。
【 在 atom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下:
: 第二条,成本已经降下来了吗?
: 第三条,这个是啥技术?哪家电池厂做的?
: ...................
--
修改:FHWYSH FROM 114.85.146.*
FROM 114.8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