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唐19款智联创领四驱(据说由于传说中的顶配价格比本款高出五万元且配置并未更多故极少有人买所以本款算走量顶配?),nedc 500公里,标称满充电量82.8千瓦时,前后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均为180千瓦,对应最大扭矩为660牛顿米,最高车速180公里每小时,半小时最高车速140公里每小时,裸车售价人民币30.99万那款。
发这帖子,咱也是被技术领先的引领者逼得没办法了,至少在类似帖子下面回复貌似也没人多关注这次索性发出来吧,毕竟都2022年了,离换车又近了一年(六年换车也算比较合理吧,咱不差这个钱)
开始正题:一块电池,一个司机,一种存车条件。公司家里都是地下二层车库,一种开法,包含空调用法。一个测试地域和季节,比如北京的春夏之交
问题一,为啥第一年一次充电能开450公里,第二年只能开360公里?
问题二,为啥第一年满充(从百分之五以下开启慢充)是89度往上,第二年同样设置连上80度都成了奢望?
问题三,为啥第一年单踏板开法很容易达成省电,第二年就不行几乎所有路段都在放电而回收很少?
问题四,为啥第一年满电出行要到电量低于94%才有动能回收,而第二年开始满电也有动能回收?
问题五,为啥第一年经济模式又经济又轻快,第二年经济模式下会出现诡异的时速六十到八十之间会出现踩电门只出力不加速的现象而儿子店都解决不了这么先进的厂家装聋卖傻的情况?
别扯什么高深的,作为用户只想获得一个诚信的解释,别给我扣什么侠的帽子,我就只要一个诚信的解释,对于其余用户我想也是好的示范作用,让大家看看厂家的人对待客户到底是个啥态度
板上不是有厂家的人么,可否浅显的诚信的解释一下,如果能让你们厂家不要继续装聋作哑给点实际的解决方案哪怕是收费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
修改:stoneyang FROM 223.104.39.*
FROM 21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