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测试的最重要核心是制热效果必须一致前提下,续航的结果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低温CLTC测试,相比常温CLTC测试,续航里程大幅缩短,无非就是因为两条:
:
: 1、要给座舱加温;2、要给电池加温;
:
: 不管什么电车,加温手段无非就是两种:PTC、热泵。加温策略无非就是:座舱手动调节、电池自动调节。
:
: 假设都是PTC,PTC的效率,各个车能有多大差别?假设座舱目标温度一致,耗费的电量也必然差不多,那唯一的区别,就是电池的加温策略,各家不一样,目标温度有高有低,导致用于给电池加温的耗电量有大有小。
:
: 但电池加温耗电量小,就一定是好吗?电池温度上不去,会造成寿命衰减、安全性降低等诸多坏处。省电是短期利好,寿命衰减和安全性降低是长期利空,有必要为了省一点电,让电池在过低的温度下工作吗?
:
: 所以,我认为冬季工况续航测试没有意义。
:
: 消费者选车,只需要注意一点:有没有热泵空调。同样的目标温度下,有热泵空调,就比没有更省电。
:
: 别的,冬季打着率什么的,不用在意。同样的条件下(PTC或热泵),过于省电、过少的续航打折,不一定是好事儿。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3.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