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理论阐释(二)
古代的先贤们能够对道有这样的领悟和理解,正如帛书《老子》所说的:“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并不是他们出门走了多远,也不是他们窥了多少窗牖,而是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常用的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通过对天地万物种种变化的归纳总结,通过对种种现象规律的一层又一层的抽象综合,最终找到了这个先于天地宇宙而存在的道!
所以,这个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掌握这个思维模式,要想领悟到道,乃至修心达到一心不乱的状态,都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现代人由于习惯了数理化的学习方式,习惯了现代科技的学习方法,已经习惯于具体分析、越分越细的思维模式,比如把昆虫分为什么纲什么目什么属等等,走的是向具体化方向越分越细的路子,而归纳总结抽象综合走的是向综合的方向越来越抽象的路子。
对于我们来说,这二种思维模式都要掌握,都要会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具体分析的思维模式来理解道,那是越想越想不通的。
通过这二种不同思维模式的运用,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当我们用具体分析的思维模式来研究某一事物时,具体事物是处在人的脑力的关注范围之内的,无论事物的体积有多大多小,不管是跨海大桥、天体星系,还是细胞、原子、夸克,人的脑力都能够将事物包裹在其中,只要通过想像,具体事物就能够在脑海中得到对应的图像,即使是无形的电场、虚拟的物体,也能够在脑海中想像得到。脑力就好像是具有放大缩小功能的摄像机一样,只要一想像,脑海中就能出现与事物相对应的图像。
当我们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思维模式时,仿佛我们的脑力要从具体的事物上脱离开来。比如说,我们要把苹果、桃子、香蕉、枇杷归纳成水果这个抽象性概念时,我们先用具体分析的思维模式,对每一个物品的特性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找到它们都具有水份多、鲜甜、好吃、能解渴等这些共同特性,在找到了它们的这些共同特性之后,我们的脑力就不能继续停在单个的物品上,而是从单个的物品上脱离了出来,停在这四个物品都有的水份多、鲜甜、好吃、能解渴这些共同特性上,根据这些共同特性,从而把苹果、桃子、香蕉、枇杷统称为水果,于是就产生了水果这个没有具体对应物,也没有具体形态的名字。
水果是一个抽象的名字,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名字就叫水果的东西的,我们在想到水果的时候,当然也就不可能在脑海中出现名字就叫水果的这个物品,能够出现的也只有具体的苹果、桃子、香蕉、枇杷等。
所以,对于水果这个名字,脑力就有一种无从下手、力所不能及的感觉,因为脑海里是想像不出水果这个物品的。这时候,脑子就有一种空的感觉,但是心里很清楚,水果只不过是指含水份较多又好吃的植物果实的统称,是一个抽象的名字,是虚的。
通过运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这种思维模式,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虽然脑海中想像不出名字就叫水果的这种物品,但心里很清楚水果是什么。这是跟具体分析时完全不同的一种感觉,具体分析时,脑海中是能够想像得出具体的对应物品的,而归纳总结抽象综合时,虽然脑海中想像不出所对应的物品,但心里是很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的。
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人类自身的这种情况,就会感觉到,人类不单单只有一个大脑,还有一个心,脑力想像不出的东西,心却能够理解明白,所以心跟脑是分开的,而且心比脑更深更大。
简单来说,大脑是隶属于心,服从于心的,大脑好比是总经理的话,心就是董事长,当总经理在掌管公司的时候,董事长在打扫树叶。当人类在使用大脑的时候,心的作用就隐藏起来了,只有不用大脑时,心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才能感受得到。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人,必须要明白心和脑的特性和关系,更要明白修心修心修的是心,而不是脑,修心的时候,是用心不用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听到用心不用脑这句话时,就自己起了一个思想念头:“我要用心不用脑了”,其实这样就已经错了,就已经在用脑了,因为这个思想念头就是大脑的作用。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心不用脑?总的来说,不用脑即是用心,就是通过不用脑而让心的作用显现出来!并不是象社会上某些人所说的,把心硬沉到心脏部位那么简单!
那又如何才能做到不用脑呢?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关键的用心方法的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来强调,修心修身必须先明理,道理不明,理论不通,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只有理论学通了,再学用心方法来修心,就能较快的达到一心不乱的状态,并产生相应的智慧。
欢迎关注公众号:心慧文化
--
FROM 42.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