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涌
现出非常多的著名典籍。在秦朝时期,秦始皇来了一次“焚书坑儒”,致使很多经典的
书籍付之一炬,堪称是中国文学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但是不管历史如何的发展和更迭,
都阻挡不了人们对文学的热爱,以至于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到了“唐宋明清
”一代,我国的文学已经大放光彩,成为了人类文明中最亮丽的风景。
其实我国古代有着“三大奇书”,说它奇,是因为至今都无法用科学的观点去解释,但
是其中的道理却引领了后人数千年,直到如今的人们,依旧对其情有独钟。今天就带领
大家一起了解我国的“三大奇书”,或许你早有耳闻,但是不知其意,而最后一部你每
天都在使用,但却一直“蒙在鼓里”。
鲁班经
鲁班,其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那时人们称其为班输,又因为他
居住在鲁国,后人又叫他鲁班。鲁班是木工的祖师爷,擅长制作手工工具,也自己研究
了很多木制的工艺品,对房屋的盖造都了如指掌,十分的心灵手巧,著名的鲁班锁更是
家喻户晓。历史上有关鲁班的记载非常多,多数都是他的艺术成就和发明创造以及个人
趣事。其实鲁班之所以成名,还和他写的一本书有关,这部书就是《鲁班经》。
《鲁班经》实际上是一部建筑的学说,里面大量记载了房屋的搭建技巧,比如楼门怎么
建造、正厅、钟楼、宝塔如何搭建等等,而且里面插图繁多,配合文字说明,十分的易
懂。但这只是鲁班经的上卷,鲁班经的下卷就有点不可思议了。鲁班经在下卷中写入了
大量的堪舆方法,房屋的位置如何选择,如何能财运亨通,其中还有咒语作为辅助,比
如太极混元咒、百解咒法、净身咒等等。
其实《鲁班经》在一开始是人人可学的,并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但是由于鲁班的妻子
骑上鲁班制作的木鸢坠亡之后,《鲁班经》就受到了诅咒。后人可以学习鲁班经,但是
必须要缺一门:要不然自身身体不好,要不然就是无后,或者自己最亲的人受到惩罚等
等。因此在民间把《鲁班经》看作奇书,很少有人愿意缺一门来学习其中的奥秘。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奇书,处处充满了神奇色彩。有专家学者研究,其书中的内容
,可能发生在还没有人类的远古时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山海经》里面记载的山
川和地理都无从考证,而且里面的奇珍异兽更是骇人听闻。有的凶兽体型巨大,长相古
怪,有的祥瑞之兽腾云驾雾,难见其形。还有很多漂亮的生物,比如九尾狐、毕方、白
矖(xǐ),白泽等等,据说看见其中一种都是很大的造化。
但是如果这些生物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后人却一样都没见到,历代的文献之中也并无
记载。可见《山海经》的确是一部奇书,作者也杳无音信。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
,山海经如果所描述的是真实的,其著作的作者肯定是先于人类的外星文明,里面所描
述的神话、历史、民俗、生物、地理很有可能是另一个神秘国度。
易经
《易经》是我国的天书,被人称为“群经之首”。什么是“群经之首”,就是所有文学
典籍的总根源和发祥地。可见《易经》的文学地位,非比寻常。《易经》最早的记载是
上古时期的伏羲式发明出来的,那时候的人们不懂文字,伏羲一画开天,用一个横线代
表阳,横线断开两截代表阴,天地万物是一个太极,天地生万物,于是有阴有阳。于是
人分男女、兽分雌雄、天地分日月、万物分阴阳。
《易经》并不是单纯的指《周易》,其实易经所包含的是三本书,分别为《连山》、《
归藏》、《周易》,但是只有《周易》流传了下来,其他两本下落不明。易经既然能掌
握天地的大道,自然可以用来占卜,这就更加的给《易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占卜其
实就是用阴阳五行的理论,配合天干地支和八卦以及64卦,然后问未来之事。即便到了
今天,科学也始终无法解释占卜的道理。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流传,易经依旧是大家最感
兴趣的学术,很多人都在研究和开发其中的智慧。
为什么说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却不知道呢?《易经》告诉我们的是阴阳观点,比如我们正
常走路和跑步,都是一只脚不动,一只脚向前,而用易经来解释,不动的那只脚就是阴
,动的那只脚就是阳,一阴一阳彼此交叉,又互相融合,人类才能行走,万事万物才能
运行有序。
再比如我们现在都用电脑,而电脑都是二进制,这个在数年前就被科学证实。但是《易
经》在千年前,早就揭示了这个答案,阴阳的观点和二进制的0和1有异曲同工之妙,只
是并没有明说而已,可见《易经》里面是包含科学的。《易经》的发明,无疑是我国文
学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教人向善,趋吉避凶,即便在当下也并
不过时。《易经》这部书,包罗万象,无所不容,字字珠玑。我们要想学习《易经》一
定要熟练背诵八卦和64卦。
综上所述,我国这“三大奇书”,每一部里面所蕴含的能量都是惊人的,读懂其中任何
一部都很了不起。人类以目前对宇宙万物的认知,还不足以窥探其中的奥妙。存在即为
合理,毕竟这“三大奇书”历经了千年的洗礼,今天依旧摆在我们面前,可见其中的道
理和智慧,是经过客观实践的,您觉得呢?
--
FROM 113.11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