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在中国已有攸久历史,据《吕氏春秋》传说,夏朝和商朝就有叫终古和向挚的太史。在西周封建礼乐行盛的前期有详细记录:“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预)邦国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大史”专门负责向各国诸侯派谴“小史”,“左言右史”“王举必录”,记录各诸侯情况,以便天子可据以为“逆邦国之治”,监督撑握。钱穆在《国史纲要》中举例:
史官随着周天子之封建与王室之衰微,而逐
渐分布流散于列国,即为古代王家学术逐渐广布
之第一事。
古者诸侯无私史,祝佗言成王赐鲁“祝、宗、
卜、史”,【定公四年。】此鲁之史也。……
齐、晋各亦有史官,书曰“赵盾弑其君”、
“崔杼弑其君”、明非史官之君。【故曰;“春秋天
子之事。】
史官其先皆自周室,逐渐分布于列国。司马
迁自称先世;“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
周适晋。【其时有子颓,叔带之难。】分散,或在
卫,或在赵,或在秦。”【史记太史公自序】
昭十五年,周景王谓晋籍谈曰;“昔而高祖孙
伯黶,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
之二子董之,于是乎有董史。【杜诗;“辛有,周人,
二子适晋为太史。”】
柏常骞去周之齐,【见晏子春秋。】太史儋去周
入秦,【见史记。】
晋乱,太史屠黍以其图法归周。【见吕氏春秋。】
但大小史在西周时是个不受诸侯国管辖的独立上下级体系,往往是整个族,并非钱穆所云“史官其先皆自周室,逐渐分布于列国”于列国。到春秋国家要独立,礼崩乐坏、王纲解纽的时侯,诸侯都争相脸上帖金,清史留名,逼迫或任命自己的大史记录伟光正。《左传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反应了那时记史已普遍“隐”。史官逐渐蜕变成尊命记录的国王秘书,象董狐那样直笔不隐的史官反成凤毛,因此才得尼父称赞。《左传》有晋国良史因为不听崔抒命令,坚持记真事被杀的传说,“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所以后来的官史皆不可信。
--
修改:chunzai FROM 183.193.49.*
FROM 172.1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