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性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人物,曾撰写过一本地理书《广志绎》,讲述了当时全国各省(除福建外)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书中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述评比较有意思,多地都被点出黑点,粗看河南被黑最多。
当然,《广志绎》也说了“淳厚质直”等几句河南的好话,本文略掉。不过,河南农民“淳厚质直”的老实人形象,也给读者带来河南地瘠民贫的负面印象。
【河南各地】
开封城是当时河南省会(1954年,河南省会才最终由开封迁郑州),算是繁华。但开封民风是“多妖姬丽童,其人亦狡猾足使”,王士性给开封人画了一副淫靡奸诈相。
洛阳在书中自然是要出产盗墓贼的,自然是手持洛阳铲的经典形象。对开封、洛阳的描述虽为负面,但还不突出,因《广志绎》对河南以外的地方也有黑,如:全国文化中心的苏州擅长造假古董、书画,扬州必定是瘦马馆的老巢。
南召县(今属南阳市)、卢氏县(今属三门峡市)的豫西山区有很多人,名为矿工,实际是以“杀人为生”的悍匪,绰号毛葫芦,还成百上千结群。
河南很多州县都难于治理,官府很是头大:睢州(今商丘)、陈州(今周口)遍地偷盗。光州(今信阳潢川一带)、罗山(今属信阳)人民好打官司、讼棍多。卢氏、南召除土匪外,民众总是拖欠税款,皇粮收不上来。洛阳一带,豪侠成群,互相称举,无视官府。今属郑州的荥阳、荥泽,地当要冲,民情疲顽,尽出些刁民。
《广志绎》全书篇幅并不长,还有很多文字描述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但将河南省内东南西北中各地黑了个遍。
注:明代河南北部,即黄河以北的辖区,与今河南省界差别较大。今濮阳、安阳等当时不属河南,不讨论。今郑州当时基本为开封府下辖,黑开封时已含郑州。
【河南和尚】
书中嵩山少林寺和尚的形象:大肆喝酒吃肉,清规戒律都不讲。只认得拳头棍棒,成天打打杀杀,佛法律学一窍不通。只有外地来的游僧才守戒念经。
河南全省的和尚都不到官府办证(度牒)。今天剃了头就是和尚,过些日子头发长起来了又算平民,任意得很。戒酒戒肉的和尚,百无一人。白莲邪教一造反,大群和尚跟随加入,官府无从查验。强盗小偷们,风声紧时就剃光头躲在庙里,风头一过就出山门继续罪恶勾当。
【河南农民】
《广志绎》将广大河南农民也抹得很黑。书中说农民们没有积蓄的习惯。年成好时,把余粮都换成漂亮衣服、车马,全败光。遇到灾年,就挑着箩筐,拖着妻儿,去外地逃荒。注,此处可插播电影《一九四二》。
与河南形成鲜明对比,《广志绎》中山西人是一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样子——“晋中俗俭朴,…,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
河南风俗特别好赌,即便穷掉毛,也是有了十个铜钱就不输光不罢手。输光就去偷,盗窃案高发。书中进一步说河南人连当小偷、强盗都当不好。进到人家后,动不动就杀人,而偷抢来的赃物往往都是笨重、有明显特征的物品。今天偷抢来衣服、鞋子,明天自己穿上身,一下就被捉住。每每一个案子就有十几个强盗要被砍头,那点赃物还值不了一两银子。作者王士性曾在河南做官,每次见强盗们也有些心生怜悯,但于情于法都没法替他们开脱。
【河南礼法】
《广志绎》说河南常有同姓通婚,并不避忌。现代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禁忌,对此问题无感。实际上,同姓不婚是当时基本的礼法规范。自周代开始,婚姻一直是结二姓之好,同姓不可通婚。《礼记》有“取妻不取同姓”。当时的《大明律》也明确同姓不得通婚。
河南还常有将同宗的叔侄等蓄为奴仆的。当时,这也是明显违反社会良俗。这些黑料都是扣在整个河南头上,并不是单说河南某一州一县。
宝丰县(今属平顶山)更发生了“天地之一大变”的杨松弑父食肉案。当时发生饥荒,在汝州(今属平顶山)等地,城中明目张胆当街售卖人肉。这种故事史书中并不罕见,倒不必多说。宝丰案中,杨松的祖父饿得很,竟指使杨松谋杀了杨松父亲。煮熟后,杨松祖孙二人再将杨父吃掉。案件3个当事人含2对父子关系。案情之父子人伦灭绝,古今中外任何文明社会都无法理喻,足可将一片地域长久污名化。
【河南宗族】
《广志绎》也例举了河南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如洛阳永宁寺、邙山陵墓群等,似乎为河南加了文化亮点。
但又说中原自古为四战之地,一有王朝更迭等战乱,河南原居民就被“杀戮殆尽”(注:或南渡逃亡等)。元末大战乱之后的明代河南人,都是明初从五方各地迁徙而来的新移民。
按此细抠,则河南的灿烂历史文化都无法作为河南人的荣耀,这帮人是后续才移民至此的。河南人祖宗都被黑了。
书中说,河南被不断换血,无法积累出2百年的稳定大家族。宗族势力无法形成,同姓通婚、同宗不睦、同宗蓄奴等违反当时基本的社会规范的事情难于抑制。
翻阅过几本清代家谱,都声称要维系同宗敦睦,族人沦为奴仆家族应为其赎身。同姓通婚则本无需族规多说,王法已禁了。如下一本清代湖南族谱有:
同姓为婚,我族历来无此,后当永守。
图片
古代朝廷命官只到县级,底层实际由宗族、乡绅等进行乡村自治。族权、绅权掌控下的基层社会秩序不一定公正合理,但也是一种维稳。可能河南确实因宗族势力缺位,导致社会难于受控,加剧了失序。《广志绎》中提及的河南社会问题,如偷盗、赌博、为匪、健讼(好打官司)、败家、欠税等,在一般族规中都有抑制(多少有些效果),甚至族长可将为盗贼者直接处死。
与河南相比,南方的宗族势力更强。至今日中国,广东潮汕、福建闽南最为突出。
即便是北方,陕西关中四塞之地、山西表里河山,也因具备有利的地理条件而战乱破坏小,宗族势力得以存留。关中故事《白鹿原》中,黑娃将勾搭来的田小娥带回村后,这对“伤风败俗”的“奸夫淫妇”受家族排斥,田小娥情史更添曲折。山西闻喜一代的河东裴氏,隋唐时将相辈出。这样的望族,血统持续至现代,今山西仍有不少裴姓人士。山西“九毛九”的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可能与山西社会结构及家族血统能长期维持住大致的稳定性、延续性有关。
【总结】
《广志绎》中河南黑不是很好反驳。作者王士性进士出身。人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应不是无根据乱说。王士性在河南担任过知县、提学等官职,应是了解河南的。书中描述的河南画像偏偏还与当今人们的刻板印象有几分暗合。
《广志绎》又得到后世历史地理学顶级大佬谭其骧大力夸奖,认为其地理学价值很高,可与《徐霞客游记》媲美。谭还说《广志绎》人文地理部分(正是含河南黑部分)比徐霞客的还优秀,而《徐霞客游记》是入初中语文与历史双教科书的。部分“抹黑河南”的句子,还被谭其骧引用到多篇论文中,并称为“精彩段落”。
图片
当然,谭其骧不是夸王士性的地图炮开得好,只是来说明河南与山西等地风俗大不相同。
总之,《广志绎》这本书黑河南黑得狠。
1、 黑得深入骨髓:
河南人连强盗都当不好。
2、 黑得早:
更早的元代,尚无河南省,无法整体黑今河南。
3、 黑得有依据:
源自河南官方的原始信息,含多州县民情、具体案例、问题根源——可维稳的宗族势力缺位。
4、 黑得有权威:
作者进士出身,再加历史地理学顶级大佬点赞。
--
FROM 180.13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