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678034/时间:20世纪50年代 ~ 2010年左右,响度竞赛于2005年前后达到顶峰。
原因:人类倾向于听到响度高的声音,音乐/广告 制作人据此不惜牺牲 动态范围 来提高响度,因为音乐/广告越响,更能让人记住,越容易火,而响度低的音乐/广告会失去竞争力,由此形成恶性竞争。这与 此期间没有 符合人类感知的响度算法 和 统一的响度标准 有关。
影响:音乐更易出现 过载→削波→失真;音乐的 动态范围 越来越小,波形图越来越 “砖墙” 化、“腊肠” 化,没有了抑扬顿挫,没有了波涛起伏,只剩下单纯的 “响” ,一句话总结:音乐失去了它的灵魂。而在广播和电视领域,广告商、电视台为了让自己的 广告 或 节目 更有竞争力,不断拉高响度,逼迫观众不停地调节音量按钮,使观众厌烦。过高的音量对人耳造成损伤。=音量调节按钮上半部分不可用=。
--
FROM 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