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黑体]这两天,看到了那篇《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照片中的母亲找到了,照片是2011年春运时拍的,记者经过10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母亲。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这位母亲家里也实现了脱贫,也盖了新房,四个孩子中的两个学龄孩子都在上学,当然也有遗憾,照片中的孩子是他们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在回家半年后就因病夭折了。总体来说,目前这位母亲的家庭状况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又到了过年,很多人要往家赶,但10年前肩扛手提、大包小包的现象很少出现了,但归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今年假期很多地方对人员流动有了限制,像我们单位就提倡就地过年,出京需要领导审批且谁审批谁负责,不少同事嫌麻烦就改了计划,不回老家了。
我从2013年有孩子后过年期间就没回去过了,有几个原因: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在这看孩子,我跟媳妇是一个县的,孩子的舅舅在西宁当兵,过年时孩子的妗子去西宁过年,媳妇老家过年期间没人了,孩子的姥姥、姥爷也不愿回去;还有就是过年假期短,前几年也没车,来回坐火车不好买票,太折腾;老家太冷,过年期间我们一回去每天父母都要忙着做饭,特别是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来做饭;还有就是这几年我哥跟我嫂子闹离婚,他们过年回去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的,一家人不安生,我有意把回家的时间跟他们错开。当然,这些都是借口,只要想回去,还是能回的。
我这几年都是过完年3月份或者清明回去看看,十一再回去一趟,有时候中间有事也偶尔回去。2019年参加郑开马拉松,请了两天假在家呆了两天,2020年因为疫情马拉松取消,一直到7月份才回去,把孩子送回老家,8月媳妇回去把他接回来,今年郑开马拉松定在了3月28日,到时候先回家住两天,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如期举办。2020年3月份,我姑父去世了,本来打算3月份回郑州跑步时去看他,但因为疫情没回郑州,他去世时疫情还相对比较严重,也没能回郑州送他。我姑父退休前是我们县高中的老师,人非常正直,对我影响很大。
昨天跟家里视频,看到家里两所破房子,院子里的树光秃秃的孤苦伶仃,村里大部分人家跟我家类似,特别是在冬天,村子里格外萧条,没有一点生气,但在外打工的、上学的、工作的到过年还是要往家赶,大家心里都有不同的牵挂,有的是孩子、有的是父母、有的是爷爷奶奶。我家的情况更特殊一些,我奶奶今年已经110岁了,前年又摔了一跤,我父母在家照顾的比较好,精神、身体都还不错,昨天视频,看到我还骂我怎么还不回去看她,不忘嘱咐我要善待小孩的姥姥,要有担待,我奶奶一直对小孩的姥姥很感激。对我奶奶来说,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还有一个事我一直比较担心,我爸抽烟很多,虽然现在没什么毛病,但抽烟不可避免会对肺部有影响,让他去医院检查他也不去,今年3月份回去时要带他去医院看看。
零零散散写了这些,大家将就着看吧,有不同的意见,请大家不要喷我,谢谢。[/face]
--
修改:ustb001 FROM 123.121.158.*
FROM 123.1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