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一直都存在,否则朝廷怎么收税,怎么征兵,怎么挑选良家子入宫廷。
今天的城乡户籍制度,是从北宋开始的,在朱元璋手里得到空前强化,一直沿用到改开,随着改开,朱元璋所建立的户籍制度才日薄西山。
宋代之前,中国的户籍管理是不分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唐朝不分城乡,实行九等户籍制。
到了宋代,经济空前繁荣,造成唐朝的坊市制度瓦解。
““””
坊市制度瓦解,朝廷开始以人们经济地位,也就是有无常产来区分主户和客户,又根据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分为城镇“坊郭户”与农村的“乡村户”这一划分是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其影响一直沿用到现代,也就是今天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
朱元璋建立明朝,户籍制度空前强化,全国推行极有创意的引凭制度(改开之前就是介绍信)
商人有商引,无引以商盗论罪。
贩盐有盐引,卖茶有茶引,无引以走私论罪。
百姓外出有路引,百里之外,没有官府发放的路引,可以告发,送官,纵容者问罪。
凡是行医,问卜者,只能在本乡活动,否则治罪。
人民出入作息,必须乡邻互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行踪诡秘之流,皆迁之化外,也就是流放边远地区。
百姓邻里之间,必须知丁知业,也就是说,凡是成年男子,干神魔职业,工资多少,何处高就,何处发财,必须彼此知晓。否则,人民可以以坏分子论处报官。
农民则被要求,一里之间,朝出暮归。作息之道,互相知晓。也就是说,农民只能在一里地范围内活动,早出晚归,何时睡觉,何时起床,必须互相知道。
上面这些制度的一部分,后来一直延续了600年,一直随着改开,才日薄西山。
举个例子,改开之前,没有身份证,无论去哪里,带着单位开的介绍信,农村人 带着大队开的介绍信,大多数人都拿着全国粮票才能出门。
套用我老爹的一句话,当时没有身份证,都是介绍信,离开介绍信寸步难行,出差也得持着单位介绍信,去其他单位交流也得持着领导开的介绍信(否则没人搭理你)。
否则,店都住不上,饭都吃不上,当时都是国营。
没有单位开的介绍信,结婚证都领不了。
--
FROM 223.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