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军事占优、人数占优的五胡为何主动选择“汉化之路”?
建议看葛剑雄编写的中国人口史。。。
这些估计差太多。
【 在 decent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晋武帝时汉人总人口1500万,不是北方汉人。这是有根据的。
: 五胡之乱的中心地带,在黄河中游,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本来是人口中心,战乱前,人口应该在900万,占总人口六成。
: 八王之乱后,黄河流域大部分汉人南逃。这可以从南逃世族与北方留存世族的比例推算出来。
: ...................
--
FROM 122.96.33.*
北宋修资治通鉴的一位老先生,他的笔记中对历代人口有估算。
司马炎时期全国人口一千五百万左右。
仅从黄河中游看,胡人人口占多数,应该没有问题。
葛老师的各种观点,网上争议较多,不建议采纳。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看葛剑雄编写的中国人口史。。。
: 这些估计差太多。
--
FROM 120.204.174.*
自诩的分子生物学专家,没事就拿出来唬人。
朝廷在册的人口,即是有效人口。
三国时期人口最低仅800万。
不过这篇文章对当今有现实意义,所以特别支持。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到乱世,豪强都吞并人口,户口普查是低估了很多的。
: 其次,胡人之间攻伐,当兵的大部分都是胡人男性,死亡很多。
: 最后汉人人数肯定还是占优的,从现代分子人类学的结果看,现在北方汉族的父系血统跟先秦的遗迹相比都没有很大变化。
--
FROM 120.204.174.*
人口统计有点问题,默认胡人政权里都是胡人,事实上他们的奴隶和国民里面有大量汉人,最典型就是拓拔,非常小的部落,却迅速膨胀成大国。
【 在 decent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修资治通鉴的一位老先生,他的笔记中对历代人口有估算。
: 司马炎时期全国人口一千五百万左右。
: 仅从黄河中游看,胡人人口占多数,应该没有问题。
: ...................
--
FROM 113.17.199.29
首先,胡人和汉人的区分,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很多时候,是30%的胡,或60%的汉,这样的混血。
其次,胡人本身,并非一个纯血的部落。比如鲜卑,起源大兴安岭,是很多不同种族人群的混合。当某人自称鲜卑的时候,只是他自我认同而已。血统上,可能他是匈奴、汉、羯等等。但是,没有人去测dna。再比如李陵的后代,到晋朝,绝对自认匈奴。
再次,汉人本身,并非纯血统,只是某人自认为是汉人,周围人都认同他是汉人,他就是汉人了。
所以,你所说的,不成立。
在当时,只要某人认同是鲜卑,他就是鲜卑。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口统计有点问题,默认胡人政权里都是胡人,事实上他们的奴隶和国民里面有大量汉人,最典型就是拓拔,非常小的部落,却迅速膨胀成大国。
--
FROM 120.204.174.*
对了。
这个楼主id好像是网特。
--
FROM 120.204.174.*
我昨天看到有个地方说这篇的作者是潘岳
【 在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
: 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真实历史是,南匈奴单
: 于首先侦测到北匈奴的内部动乱,主动向汉朝建议出兵 。窦宪率领的4.6万骑兵里,3万
: 是南匈奴人,剩下的1.6万中还有一半是羌人 。可以说,是汉朝率领南向中原的游牧族
: 群共同迫使北匈奴西迁的。
: 这一幕,后世也屡屡重现。突厥学者列为始祖文物的《阙特勤石碑》的突厥文一面上,
: 突厥可汗哀伤抱怨:为什么“九姓乌古斯”(维吾尔先民回纥)要与唐朝合作而围攻自
: 己,为什么草原族群总是要迁徙到中原去生活 。
: 图片
: 我国北方游牧地区地貌
: 这是游牧社会不团结吗?不是。从地理气候上说,每当草原寒潮来临时,北方的游牧族
: 群都会向南迁徙。从资源禀赋上说,草原地区所能承载的人口只是农耕地区的十分之一
: ,游牧族群必须从中原获取粮食、茶叶、丝麻织品以维持生存和开展贸易。中原对周边
: 族群强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 。与更北的族群愿意向西发展不同,漠南
: 族群更想与中原融合。他们与中原共享着北中国经济交通网络,更容易在荒年获得粮食
: ,更容易以低廉成本进行贸易,从而多次形成经济社会共同体。久而久之,从地理到经
: 济,从民俗到语言,从文化到制度,一千五百年后,一个囊括东北亚的政治共同体最终
: 形成。
: 图片
: 我国中原农耕地区地貌
: 燕然山之战后,南匈奴深入汉土,在北方边郡游牧生息。由于汉朝怀柔远人的政策,他
: 们不缴税赋,但要接受郡县制的人口管理 。今天在宁夏、青海、内蒙、陕西、山西发现
: 南匈奴墓地,既有汉式墓穴,又有草原的头蹄葬,青海还出土了受封匈奴首领的“汉匈
: 奴归义亲汉长”的骆扭铜印 ,胡汉文化彼此交融。南匈奴南下前后,内迁的还有西北的
: 氐羌、东北的鲜卑、漠北的羯人。三国后期由于中原人口剧减,魏晋不断“招抚五胡”
: 。百年间,内迁的五胡约数百万人,其中,匈奴70万,羌人80万,氐人100万,鲜卑250
: 万。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总人口1500万,汉人只占三分之一。有人误以为“汉化
: ”就是“同化”,是“大族群”靠着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改变“小族群”的生活方式。
: 但真实历史是,北方五大胡族不仅军事占优势,人口数量也占优势 ,完全可以按照老习
: 惯“牧马中原”,完全可以“胡化”汉人,但他们却主动选择了一条“汉化之路”。
: 汉化之路,由南匈奴开启。
: 五胡政权中第一个建立王朝并灭亡西晋的,是南匈奴人刘渊。他是南匈奴羌渠单于之曾
: 孙,因汉匈和亲而改为刘姓。作为贵族子弟,刘渊曾在晋朝宫廷中游学,他读《毛诗》
: 与《尚书》,学《史记》与《汉书》,最爱《左传》和《孙吴兵法》。他割据山西称帝
: ,却并不想恢复匈奴的北方故业,而非要以“汉”为国号统一天下。为此,他自称是刘
: 邦、刘秀、刘备之后,为了说明“汉代之甥”与“兄亡弟继”的合法性,他竟将“扶不
: 起的阿斗”刘禅也设个牌位祭拜起来。
: 图片
: 《汉书》
: 但刘渊的政权并未延续,被羯人石勒所灭。羯人“高鼻多须”,属于塞种人,曾依附匈
: 奴为“别部”“杂胡”。石勒的出身与刘渊不同。刘渊是游牧贵族,混迹于宫廷;石勒
: 是雇农奴隶,流浪于民间。但石勒也一样喜爱汉文化。他不识字,却“雅好文学”,爱
: 听人给他念《汉书》。太子石弘受他安排而完全变成了儒生。但石勒也没有成功,统一
: 北方的基业被残暴的后代败光。从后赵的废墟里,又诞生出了慕容鲜卑的前燕和氐人的
: 前秦。
: 五胡政权中第一个统一北方的是前秦苻坚。前秦发家于秦之关中故地,领土一度“东极
: 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但没几年,就因仓促伐晋而败亡。在前秦的
: “残躯”上,分化出羌人姚氏的后秦、慕容鲜卑的后燕、匈奴赫连的大夏。
: 混战中,拓跋鲜卑从蒙古草原一路打来,力破群雄,定国号为魏。经过三代人励精图治
: ,终于统一北方百余年。北魏随后分别演变成了北周和北齐,再由北周统一北方并开出
: 了一统天下的隋唐。
: 前秦与北魏,这两个最接近一统天下的政权,汉化程度最高,汉化态度也最坚决。
: 苻坚生于世代好酒的氐人家族,是戎马倥偬的豪雄,却自小熟读经史。即位后最重文教
: ,每月亲临太学,考问诸生经义。他的目标,是道德上要不坠“周孔微言”(周公孔子
: ),实践上要超越“汉之二武”(汉武光武)。他打服西域,却送回汗血宝马,要显得
: 比“为马打大宛”的汉武更高一筹。他一边打东晋,一边在朝廷里为东晋君臣留好位置
: 修好府第,要模仿“兴灭继绝”的周政。他俘虏了慕容鲜卑却不肯杀,安排慕容暐与慕
: 容垂君臣入朝为官。无数人劝他消除隐患,他却非要树立以德服人的榜样 。他刚在淝水
: 战败,鲜卑豪杰们果然造反,建立后燕和西燕。苻坚对“仁义”的偏执程度,曾被讥讽
: 成“不肯半渡而击”的宋襄公。
: 有人说前秦亡于“过于汉化”,但之后的拓跋北魏统一北方后,却比前秦更加彻底地推
: 行“汉化”。道武帝拓跋珪说“为国之道,文武兼用”。太武帝拓跋焘大量重用汉人士
: 族,把河西学者迁到首都,鲜卑子弟都得跟着学儒典,“于是人多砥尚,儒学转兴”。
: 孝文帝拓跋宏更是“体制性汉化”。他迁都洛阳,仿照两晋南朝官制;命令鲜卑人定门
: 第、改汉姓、说汉语;自己带头并让弟弟们和汉人士族通婚。
: 有史家认为,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演化出的北周与隋朝之所以能统一全国,是因为
: 他们“改汉俗行汉礼”。不尽然。因为天然习汉俗行汉礼的南朝并没能统一天下。北魏
: 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进行了大一统精神的政制改革,再造了秦汉儒法国家形态。
: 图片
: 出土的北魏仪仗俑
: 西晋崩溃后,天灾人祸,基层政权完全崩坏。北方遍布“坞堡”,百姓依附强宗豪族聚
: 居起来自我保卫。战乱导致土地抛荒,一方面流民无地,一方面豪强趁机多抢多占。贫
: 者越贫,富者越富。
: 公元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改革,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并平均分配给贫民耕种。其中
: ,“露田”是要种粮征田赋的,耕农去世后还给国家,再分配给下一批青壮年;而“桑
: 田”是种桑麻枣榆之地,不用归还,可以留给子孙。均田令还规定了如何给老人小孩、
: 残疾人、寡妇分田。此后,强者仍强,但弱者也有立足之地。从北魏一直到唐中期,贞
: 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土地制度基础都是均田制。
: 与均田制同时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是三长制。针对的是乱世中的豪强割据。豪强即“宗
: 主”,朝廷下不去基层,通过“宗主”来间接管理,称为“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废除
: 了宗主制,重建秦汉式的“编户齐民”三级基层政权(“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
: ,五里立一党长”) 。再从百姓中选取乡官 ,负责征税与民政。
: 提出均田制改革的,是汉人儒生李安世。提出三长制改革的,是汉人官僚李冲。通过均
: 田制,北魏获得了充足的编户、赋役与兵源;通过三长制,北魏结束封建式统治,重建
: 了基层政权;通过官僚制,北魏恢复中央集权行政体系。比起“着汉衣”、“改礼仪”
: 这些形式,这更是“汉制”的灵魂。在西晋灭亡170年之后,中原竟然在少数民族王朝手
: 里重新恢复了“汉制”。诚如钱穆所言,“北魏本以部落封建制立国,逮三长、均田制
: 行,则政体上逐渐从氏族封建变为郡县一统,而胡、汉势力亦因此逐渐倒转” 。短短3
: 0年内,北魏的人口数量与军队数量迅速超过了南朝。公元520年,北魏人口近3500万,
: 是西晋太康年间的翻倍 。汉人农民大量加入北魏军队,打破了从前“鲜卑作战、汉人种
: 田”的分野。
: 图片
: 位于河南洛阳的北魏宣武帝景陵
: 当北魏继承“汉制”的时候,东晋和南朝的“汉制”却走向僵化。起于东汉的察举制,
: 产生了四世三公的经学门阀与盘根错节的官僚豪族,转到魏晋就发展为门阀政治。由于
: 东晋政权的建立是靠世族支持,于是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场景。到东晋南朝时还
: 产生了一个奇观,虽然北方千万流民南渡,虽然江南经济依然繁荣,但“自孙吴至陈亡
: 的六个王朝,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内,江南户籍上的户口几乎完全没有増长” 。因为这
: 些人民都投奔了世族大户成了“私属”,没在官府登记,朝廷一方面不掌握人口数字,
: 一方面失去了更多税赋。门阀政治倡导清谈,产生了最优雅的魏晋风度和玄学思辨,社
: 会衰颓与艺术高峰同时发生。
: 陈寅恪、钱穆都认为,之后的隋唐总体上继承了北朝的政治制度与南朝礼乐文化。比起
: 南朝的因循守旧,北朝的均田、府兵等制度创新更符合“汉制”大一统精神。这种精神
: 使隋朝成功地实施第一次全民清查编户(大索貌阅),还开创了科举制。陈寅恪说,“
: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 。注入的与其说是人种,不如说是改革
: 创新精神。
: 北朝对南朝的胜利,不是野蛮对文明的胜利,而是谁更能继承大一统精神的胜利,是兼
: 采胡汉的“新汉制”对僵化守成的“旧汉制”的胜利。同样是世家大族,北方比南方更
: 重现实政治能力,因为北朝大考百僚看实绩。同样是经学,北朝重实学,南朝重玄学。
: 同样是儒生,北朝大量用于朝堂与基层政权,南朝直到晚期才让寒士当官为将。
: 南朝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发明的“三省六部制”原型为之后的隋唐所吸取。且东晋与南
: 朝在大一统的理念上,也从未含糊过。这比东罗马强,拜占庭存在1000年,为统一的西
: 征只有一次半。而东晋南朝272年里,北伐有10余次。从东晋的祖逖、庾亮、桓温、谢安
: ,到宋武帝刘裕刘义隆父子、梁武帝萧衍、陈宣帝陈顼等。虽然都未成功,但谁也不敢
: 宣布放弃。在华夏大地上,任何统治者,谁要放弃了大一统,就等于失去了合法性。
: 图片
: 出土的北魏陶牛车
: 五大胡族之所以执著于“汉化”,是因为汉文明之精髓在于长治久安的超大规模政治体
: 的构建。游牧族群虽具有军事优势,但若不是吸取了汉文明的制度经验,是无法战胜自
: 诩“正统”的南朝的。“汉制”不是“汉人”的习惯法,而是一种无偏私的理性制度。
: 夷与夏不是看血脉看习俗,而是看文明看制度。即便是汉人,不去继承发扬“汉制”精
: 神,也会失去华夏传人的资格。
: “汉化”不是“被汉人同化”的意思。西汉初期,没有“汉人”,只有“七国之人”。
: 司马迁写《史记》时还用七国之人来描绘四方人民的不同性情。自汉武帝之后,“汉人
: ”变成了“汉王朝子民”的自称。因为汉武帝将秦国的法家制度、鲁国的儒家思想、齐
: 国的黄老之术与管子经济、楚国的文化艺术、韩魏的纵横刑名、燕赵的军事制度融为一
: 体,形成了“大一统汉制”。从此,认同这种制度文明的人,就成了“汉人”。可以说
: ,“汉人”是用政治制度建构“国族”的最早实践。这套制度虽由秦汉创造,却不再专
: 属于中华世界,成为了东亚古典文明遗产。汉字也不仅是“汉族的文字”,而是东亚古
: 典文明的重要载体。因为建构大一统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于汉文律典与史籍中,不学习就
: 无法重建前行。五胡主动汉化,并非忘记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
: 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
: (本文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
--
FROM 223.21.118.*
百家号的垃圾文章吧?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 ...
--
FROM 106.121.176.*
水平高的好文章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
: 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真实历史是,南匈奴单
: 于首先侦测到北匈奴的内部动乱,主动向汉朝建议出兵 。窦宪率领的4.6万骑兵里,3万
: ...................
--
FROM 114.253.35.*
金史写了,忘了哪个皇帝,和大臣讨论,就说我这个女真文字,为啥推广不开
大臣就说,汉字传承千年,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你那个不行
近代以前,确实shaomin入主中原,不汉化不行,不然没法统治
【 在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
: 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真实历史是,南匈奴单
: 于首先侦测到北匈奴的内部动乱,主动向汉朝建议出兵 。窦宪率领的4.6万骑兵里,3万
: ...................
--
FROM 219.236.1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