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胡建人有苦说不出
宋太宗赵匡义。
当时有个闽南人刘昌言,提拔的很快,皇帝觉得这个人不错,想委以重任为近臣。大臣们纷纷劝阻,说这位老哥是个胡建人,陛下你没法交流的:
“昌言,闽人,语颇獠,恐奏对间陛下难会。”
赵光义很愤怒表示自己哪的官员没见过?这点语言能力不在话下。
太宗怒曰:‘我自会得!’
于是召来唠唠。结果一唠,赵光义表示顿觉不爱:
“‘刘某奏对皆操南音,朕理会一句不得!”
一句也听不懂……
因遂乞郡,允之。
下放做地方官去也。
2、胡建人的悲剧在明代又重新上演。这次发生在朱棣一朝。有位进士林廷美,长得腿长又帅,朱棣十分喜欢 想纳为近臣。于是问老家哪里的?林进士福建话开口脆:
“是岁进士有林廷美者,闽人,仪貌颇伟,上欲俾近侍,问其贯籍,林以乡音对,上嫌之,乃拟为某京官。“
朱棣严重地diss了胡建话,不过也“安慰”了一下林帅哥:
林退数步,复召回,曰:‘老蛮子也,没若福。’即改为山东某州知州,凡二任。
3、还是明朝,福建人再次中枪:
雷璲字有福。建安人。永乐中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纂修国史。拜监察御史,巡按云南,奏劾内使十有九人,悉置于法,还朝复命,以语音不正,出知芜湖县。
--
FROM 180.138.100.*
与生活环境有关。
现在的城市小孩,很多已经不会讲闽南语了,英语很遛。
【 在 Math2021 (我是Sunyata的新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太宗赵匡义。
: 当时有个闽南人刘昌言,提拔的很快,皇帝觉得这个人不错,想委以重任为近臣。大臣们纷纷劝阻,说这位老哥是个胡建人,陛下你没法交流的:
: “昌言,闽人,语颇獠,恐奏对间陛下难会。”
: ...................
--
FROM 112.47.160.*
这几个记载不是打脸了那些号称南方方言继承唐宋正宗的脸么。。。
【 在 Math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太宗赵匡义。
: 当时有个闽南人刘昌言,提拔的很快,皇帝觉得这个人不错,想委以重任为近臣。大臣们纷纷劝阻,说这位老哥是个胡建人,陛下你没法交流的:
: “昌言,闽人,语颇獠,恐奏对间陛下难会。”
: ...................
--
FROM 58.240.118.*
有一次跟几个广东人聊。他们一口一个北方人如何如何。后来一问。他们说的北方人是湖南人。
【 在 Math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太宗赵匡义。
: 当时有个闽南人刘昌言,提拔的很快,皇帝觉得这个人不错,想委以重任为近臣。大臣们纷纷劝阻,说这位老哥是个胡建人,陛下你没法交流的:
: “昌言,闽人,语颇獠,恐奏对间陛下难会。”
: ...................
--
FROM 123.53.190.*
一部分福建人祖先是追溯到衣冠南渡,例如林姓,这是晋音。
一部分福建人祖先是追溯到八姓入闽,例如陈姓,这是唐音。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个记载不是打脸了那些号称南方方言继承唐宋正宗的脸么。。。
:
--
FROM 103.85.179.*
自古兵家不争之地
--
FROM 106.47.99.*
闽南方言是上上古音。
比如用箸夹菜,用鼎做饭。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个记载不是打脸了那些号称南方方言继承唐宋正宗的脸么。。。
:
--
FROM 123.112.69.*
明正德年间当过首辅的梁储是广东新会人,万历天启时候的首辅叶向高是福建福清人。
【 在 Math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太宗赵匡义。当时有个闽南人刘昌言,提拔的很快,皇帝觉得这个人不错,想委以重任为近臣。大臣们纷纷劝阻,说这位老哥是个胡建 ...
--
修改:Adelheid FROM 222.94.206.*
FROM 222.94.206.*
郑芝龙福建人 跟多尔衮说话都不用翻译
林则徐福州人 跟道光讲话也没问题啊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正德年间当过首辅的梁储是广东新会人,万历天启时候的首辅叶向高是福建福清人。
--
FROM 221.232.135.*
苏秦拿六国相印到处跑,说明在秦以前的时代,方言的差距并不大,至少在口语语法上经过简单的培训是可以满足交流需要的
比较快的语言变化,第一次是发生在两晋,中原地区的语言变化太快,导致福建、广东跟不上了
隋唐科举兴起之后,官话的推广才变得十分有必要。科举之前,推广官话没啥动力和好处
宋朝的时候,官场上分派别基本是按地区分的,司马光的山西党、王安石的江西党等等,站队的时候不是看政见而是看出身。像苏轼这种四川人,两边都不太喜欢,好在官话普及的很好,苏轼在陕西、山东、杭州、湖北、广西、海南做官基本没有什么障碍,苏轼在海南办教育,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个进士,现代人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是因为完全体会不到古代语言、交通方面存在的障碍。
最牛逼的宋代福建人是朱熹,也只能靠文字传下思想,说福建话在当时不可能当什么大官。
早些的二程,不仅留下身后名,身前可是当过大官的,因为二程是洛阳人,类似今天的北京人,说的是标准官话。
--
FROM 125.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