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干支纪年是从哪一年开始算起的?
你这分析的挺有道理啊,那假如是外来物,是哪里来的呢?
【 在 dr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夏还真不一定有干支。
: 看夏的帝王的名号都是啥?是帝尧、帝舜、帝俊、后禹、后启、后稷、后裔……名称里完全没有干支。
: 商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帝辛、武丁、后母戊、后母辛……核心都是干支。
: ...................
--
FROM 42.80.113.*
就是目前的干支纪年,是从公元85年算起的?
岁星纪年能给展开说说嘛?靠着木星的运行轨迹纪年?所以有了犯太岁这一说?
【 在 not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方是四分历算起: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
: 民间应该西汉就有了
之前是干支纪日,岁星纪年
--
FROM 42.80.113.*
木星的回归年接近12年,古时候我们也采用过岁星纪年法,所以,犯太岁的说法,也就是在岁星纪年的时期产生的一种说法延续到目前的
为什么别的文明无法延续?唯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我个人认为本质原因就俩,一是上天太过于眷顾华夏族,二是中华文明太过于强大,甚至是其他文明之源头;所以,即便民族暂时被其他异族征服,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文化把异族给同化;并且,拥有着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字文字,即便在当今,西来文化如此强烈的今天,照样保留着本文明的独特性
【 在 dr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来物只是一种可能,也可能是殷商时代的发明。
: 另外,哪怕是外来的,也很难确定除了华夏之外,其他国家和民族还有这个传承。毕竟连续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只有华夏一家,其他的都断档了。
: 再另外,也不要觉得12星座12柱神之类的和咱们的十二天干一定有关。
: ...................
--
FROM 42.80.113.*
也有一种可能,尧舜禹稷也是天干地支的另一种写法而已
【 在 dr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来物只是一种可能,也可能是殷商时代的发明。
: 另外,哪怕是外来的,也很难确定除了华夏之外,其他国家和民族还有这个传承。毕竟连续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只有华夏一家,其他的都断档了。
: 再另外,也不要觉得12星座12柱神之类的和咱们的十二天干一定有关。
: ...................
--
FROM 42.80.113.*
木星(岁星)绕太阳一圈是11.862年,取整就是12年。
最早就是用木星在天空黄道的位置纪年的。
每个月朔日(初一)太阳的位置,为太阳黄道和月亮白道的交会点,为十二辰。
太阳是自东向西,而木星是自西向东,所以后来为了方便,就假想一个自东向西与木星相对运动的“太岁”来纪年。
但问题是木星运动周期并不是整数,
(1/12)/(1/11.862-1/12)=85.95
差不多八十多年,计算的位置和实际天文位置,就会相差一辰,这称为“超辰"。
时间越久差的越多,需要调整以使二者匹配。
故而后来从岁星纪年发展成了干支纪年,从此不再需要关注木星在天空中的实际位置了。
--
FROM 101.80.221.*
现在用岁星纪年,标注的史籍,不清楚还多不多了
【 在 not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木星(岁星)绕太阳一圈是11.862年,取整就是12年。
: 最早就是用木星在天空黄道的位置纪年的。
: 每个月朔日(初一)太阳的位置,为太阳黄道和月亮白道的交会点,为十二辰。
: ...................
--
FROM 42.80.113.*
早期的文献上面的“岁在某某”,如《左传》、《国语》都是指岁星纪年。《史记》的年表应该也是。
不过,后来的文献如《资治通鉴》上卷首标注的岁阳岁阴,恐怕只是取干支相对应的名字,并不是真的岁星纪年。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用岁星纪年,标注的史籍,不清楚还多不多了
--
修改:notwind FROM 101.80.221.*
FROM 101.80.221.*
周髀算经
【 在 dr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这个,貌似中国上古时代的天文学是超常的发达的。
: 知乎里有一篇介绍考古遗迹的问题,那里面介绍某个北方的上古文化遗迹,雕刻的北斗七星图,居然是“真.先天”北斗图,七颗星体的位置和当今天文学家推演的数千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位置完全重合。
:
--
FROM 36.106.176.*
刚算了下,公元85年,是乙酉年,所以铁定不是他干支纪年的起点,只能说是那年开始用了干支
【 在 not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方是四分历算起: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
: 民间应该西汉就有了
之前是干支纪日,岁星纪年
--
FROM 36.106.176.*
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夏朝后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另外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
【 在 dr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貌似不对。
: 夏代帝后远超天干之数。
: 帝尧、帝舜、后禹(史记做“帝禹”,可能有误,后“后启”同)、后启、帝太康、帝中康、帝少康、帝予、帝相、帝槐、帝芒、帝孔甲、帝皋、帝发、帝桀、帝俊、后稷、后羿、帝颛顼……
: ...................
--
FROM 36.1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