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元清不是中国,刘渊,石勒,慕容,拓跋,符坚,普六茹,大野等
周朝管商人叫顽民,派了三监看着,东征又犁了一遍,一直编排宋人的笑话,这叫没区分?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和清最大的区别是满人是在清灭亡以后才跟中华彻底融合的周朝没有"周"人跟"商"人的区分吧 ...
--
FROM 117.136.38.*
拿一篇论文当论据略显苍白,还没有标题没有链接
【 在 karin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检诸文献,“诸夏”一词首见于《左传》闵公元年管仲对齐桓公所说的“诸夏亲昵,不可弃也”。[67]如前所述,“有夏”在周初指“西土之人”,其核心莫过于姬姜二姓,对于姜姓而言,要寻找一个认同符号,得以合法地凝聚姬姜诸国,且能使姜姓获得与姬姓一样的地位,莫过于“
--
FROM 119.131.143.*
胡鸿的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书里的,估计还找不到白嫖的链接
【 在 youcat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拿一篇论文当论据略显苍白,还没有标题没有链接
:
--
FROM 220.194.45.*
僖公二十一年 传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
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
居于中原的风姓诸侯,也不被视为诸夏,只是“服事”诸夏,可见这个概念并不只是相对于
楚国和狄人,而是区别于所有非姬姜诸侯
要说这个词是发明自齐桓公似乎证据不足
【 在 karin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鸿的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书里的,估计还找不到白嫖的链接
--
FROM 119.131.143.*
若觉得证据不足,你需要找到桓公之前诸夏的使用而非之后
对于非属有夏的殷民七族或怀姓九宗,华夏化过程,书中也有提及
【 在 youcat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僖公二十一年 传
: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
: 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
: ...................
--
FROM 220.194.45.*
如果你觉得区夏和诸夏是同义词的话有
【 在 karin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若觉得证据不足,你需要找到桓公之前诸夏的使用而非之后
: 对于非属有夏的殷民七族或怀姓九宗,华夏化过程,书中也有提及
--
FROM 119.131.143.*
那就是说当时也有民族矛盾呗
【 在 youcatbing (youcat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有,左传里天天强调诸夏,说的就是姬姓诸侯,其他姓的诸侯一直视为外族
--
FROM 113.81.121.*
按胡书里的说法桓公管仲是把周初西土反商联盟的有夏捡起重新阐释发扬,就看你找到的区夏是否能够否了此说
【 在 youcat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觉得区夏和诸夏是同义词的话有
:
--
FROM 220.194.45.*
都被说完了,无法证真或证伪
【 在 karin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胡书里的说法桓公管仲是把周初西土反商联盟的有夏捡起重新阐释发扬,就看你找到的区夏是否能够否了此说
--
FROM 119.131.143.*
还在扯满清的事儿。元和清就是批了一张皮,本质上跟侵华日军没啥区别,区别只是日军失败了,被美国人扔了原子弹。
【 在 lu1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渊,石勒,慕容,拓跋,符坚,普六茹,大野等等都不是中国吧?最致命的,东周时秦楚吴越等等都不是中国 ...
--
FROM 223.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