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寓居襄阳、躬耕南阳
缺什么就脑补什么。。。
【 在 zhjwzach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过太多墙头草,恶心…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AS-AN00」
--
FROM 111.196.126.*
习凿齿是个襄阳人,他这个说法是争议之源,所以这事可能一开始就有点走偏了。
【 在 lory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注不是正史,你也可以写注。其次号曰是啥意思?再次这句话最多只能说明诸葛亮在襄阳城西住过(寓居),并非躬耕的状态。更其次这个注引用的是习凿齿的野史--魏晋春秋。
--
FROM 114.254.3.*
你这种满口生殖器的小流氓就别在这里传谣了。这种没头没尾的截图,出处是哪里?2019年到现在三年了,开新闻发布会了吗?道歉了吗?
【 在 lory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如此,高到可以收买人教社
: [upload=1][/upload]
--
FROM 47.28.113.*
嗯,你说的都对。穷不可怕,墙头草最可怕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ac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缺什么就脑补什么。。。
--
FROM 183.193.126.*
现在的意大利说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这问题不大(马可波罗那会并不存在叫意大利的国家,但文化上存在意大利文明)
但马可波罗出生在今天的克罗地亚领土,假设这是事实,那意大利不能硬说他出生在今天的意大利领土内啊
还有就是南阳说与宛城说的区别问题
说马可波罗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那还有争议可以商榷。说马可波罗出生在罗马城,那就纯属搞笑了啊 罗马不等同于意大利,宛城市区不等同于南阳地区,属于某片地区不等于属于某个具体的点
【 在 Russ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德国能继承康德的德国,怎么南阳市就继承不了南阳郡?我看都是一个等级的嘛
:
--
FROM 221.232.135.*
长江以北的扬州文人可以算江南名士,襄阳居民当然也可以说自己躬耕南阳
诸葛亮从来没说过自己躬耕南阳郡,只说躬耕南阳,为什么非要偷换概念,这里关南阳郡什么事
诸葛亮哪篇文章提到郡字了
襄阳人认同自己从属于南阳文化圈,这明明是南阳的光荣,就好像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明明是好事,我们中国人感到光荣,欢迎台湾同胞认同我
结果南阳人非要把襄阳踢出南阳,就好比某些愤青坚决不承认台湾人是中国人,主动开除他们的华人资格一样,这是啥脑子啊
扬州人认同江南文化,主动认为自己属于江南文化圈,苏州人应该感到高兴 某些苏州人非要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有资格代表江南,坚决不承认扬州属于江南,甚至不承认镇江常州属于江南。。。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这算啥脑子?
【 在 zhjwzach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襄樊人一直很搞笑,现在再改一次改成归属南阳也可以。隔一条大江,偏偏把那一小块算作南阳郡……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221.232.135.*
襄阳南阳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都有资格部分继承古代神罗和日耳曼人文明
莫扎特是奥地利人,但也认同自己是德意志民族,现在的德国以此为由坚决说莫扎特是德国人(因为德国继承了古德意志),那奥地利人当然不答应了
要实事求是嘛
【 在 Russ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德国能继承康德的德国,怎么南阳市就继承不了南阳郡?我看都是一个等级的嘛
:
--
FROM 221.232.135.*
废话,襄阳在东汉时当然属于南阳地区,把你的屎吃回去
好比现在的呼伦贝尔人说自己是东北人一样毫无问题
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只有黑龙江吉林辽宁人才算东北人
我认识的赤峰人通辽人都自称东北人
襄阳人认同南阳文化圈,好比徐州人认同山东文化圈,这明明是南阳(山东)的光荣,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人赶出去,非得自己独善其身么?
假如考证出马可波罗出生在今天克罗地亚,但是马可波罗自己认同自己是意大利人,这明明是意大利的光荣(辐射力强),意大利人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非要造假说马可波罗出生在意大利,甚至说他出生在罗马城,指责克罗地亚人抢自己的名人,这是什么心理?
【 在 lory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又开始撒泼打滚胡搅蛮缠了
: 偷换概念的恰恰是你自己,你的意思是说襄阳属于南阳地区吗?笑屎了
--
FROM 221.232.135.*
草庐在南阳郡,但是离襄阳很近,可以时不时去溜达一下
类似滁州马鞍山和南京的关系吧
【 在 pg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正史对于诸葛亮在南阳、襄阳生活状态的定性。
: 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这句话就是对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补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几层含义,一开始(说明后来发生重大变化)诸葛玄诸葛亮投靠刘表确实寓居在襄阳,古文用词很精准,寓居就是短期寄居借住。诸葛玄死后,情况发生巨变,诸葛
: 亮失势没了依靠、生活没了来源,只好远离是非之地的襄阳去南阳长期躬耕、种地养活自己。
: ...................
--
FROM 218.4.46.*
古代南阳,四战之地,逃命都不够,有啥躬耕的?
对于三国的历史,最好看三国志,南朝人写的历史比司马光到处抄抄的文字准确得多。
诸葛亮也就是在28岁前躬耕。他一边躬耕,一边学习,一边等待出山。他的28岁前的朋友圈在哪?在襄阳啊。三国志写的很清楚,天天和襄阳徐元直谈天论道。他怎么可能躬耕于150公里之外的南阳(原宛城),中间还隔着山隔着水?除非他天天穿越到现代,天天坐直升飞机。
现在有人北京顺义上班,都不敢住直线60公里的房山。
【 在 pg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正史对于诸葛亮在南阳、襄阳生活状态的定性。
: 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这句话就是对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补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几层含义,一开始(说明后来发生重大变化)诸葛玄诸葛亮投靠刘表确实寓居在襄阳,古文用词很精准,寓居就是短期寄居借住。诸葛玄死后,情况发生巨变,诸葛亮失势没了依靠、生活没了来源,只好远离是非之地的襄阳去南阳长期躬耕、种地养活自己。
: 历史文化符号的定性是不容篡改的。
--
FROM 59.1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