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历史上第一次拜谒诸葛亮故宅就在襄阳隆中
襄樊人就是中国的韩国人,没啥稀奇的,九头鸟啥干不出来。
【 在 loryp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襄樊人也是拼了,不信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确信习凿齿的野史
--
FROM 221.220.57.*
九头鸟不偷不抢不比河南到处骗强?教科书专家都确认无误的事情,河南骗子还继续厚着脸皮狡辩,果然祖传的本事没丢,十个河南九个骗,全国哪里不知道,没事多读点书,少偷点井盖。
【 在 phoenix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襄樊人就是中国的韩国人,没啥稀奇的,九头鸟啥干不出来。
--
FROM 101.86.41.*
【 在 littleKing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头鸟不偷不抢不比河南到处骗强?教科书专家都确认无误的事情,河南骗子还继续厚着脸皮狡辩,果然祖传的本事没丢,十个河南九个骗,全国哪里不知道,没事多读点书,少偷点井盖。
襄樊晚报2003年7月18日
“《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有对当时襄樊市长公关人教社的详细记述,别给我扯什么教科书、专家,无耻!敢标注45000平方公里的南阳郡在680万平方公里的襄阳郡一带更他妈无耻!
--
FROM 178.233.16.*
【 在 Zzi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穷小子,他家不是顶级世家,算二流吧。看姻亲就知道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顶流世家,那么多有钱有势的亲朋好友,还敢说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
住在一个破草棚里装穷。。。
诸葛亮履历造假石锤了!
--
FROM 178.233.16.*
很难类比萨镇冰。诸葛本来就是避难来的,其后他们大部都跟刘备向南逃跑了,在其后当地又发生了很多次战争,居民不知道被洗了多少遍了,那破草房子(演义)能坚持五年不塌就是奇迹了。如果刘宏真有心祭祀,假设他找不到原来诸葛亮的住宅,完全可以找个地方新修一个类杜甫草堂,或者指鹿为马,这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祭祀时候要写一些东西,大家也不会纠结于诸葛亮是否真在这儿住过,重要的是文章表达的内容。
当然我不是说诸葛故宅就一定不在襄阳城附近,只是这事情对于士大夫们并不重要,差不多就行了。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点:《诸葛亮故宅铭》是刘弘命李兴作的。刘弘先镇宛,再镇襄阳,李兴从四川来襄阳。他们去诸葛亮年代不远,对宛、襄阳、诸葛亮知之甚深;而在襄阳附近之隆中纪念诸葛亮故居,显然他们都深知,诸葛亮故宅与宛没有一毛钱关系,而他们也不可能有讹错。
: 刘弘何许人也?刘弘与司马炎是同年兼同学,司马炎即位后封他为太子门大夫,后来得张华器重,当上宁朔将军,后封宣城公。303年,朝廷以刘弘为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镇宛,讨张昌。刘弘军自方城攻至宛及新野,兵锋所向都能成功平定当地变乱。朝廷就进刘弘为镇南将军,加都督荆州诸军事,主导讨伐战事。刘弘领兵进兵襄阳。刘弘又在荆州鼓励农事及养蚕,寛大处刑并减省租赋,遂令公私丰足,百姓爱戴。
: 李兴何许人也?他是著名的《陈情表》作者李密之子。出生在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李密出生于224年,曾任蜀汉益州从事、大将军主簿,对诸葛亮的生平当然非常清楚。诸葛亮234年死的时候李密十岁。如果李密26岁生李兴,也就是250年,那么李兴出生时,诸葛亮也不过死了十多年。蜀汉灭于263年,这时候李兴应该十几岁了。
: ...................
--
FROM 120.244.160.*
名士世家也有没落的时候,但即使没落了,跟土里刨食的泥腿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 在 peterda 的大作中提到: 】
:
: 顶流世家,那么多有钱有势的亲朋好友,还敢说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
: 住在一个破草棚里装穷。。。
: ...................
--
FROM 120.244.160.*
在哪里是不会搞错的。
更重要的是,刘弘来襄阳之前就是在宛城坐镇。他要是知道诸葛亮在那里住过,压根没必要去襄阳了。
【 在 alcoholism @ [Hist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难类比萨镇冰。诸葛本来就是避难来的,其后他们大部都跟刘备向南逃跑了,在其后当地又发生了很多次战争,居民不知道被洗了多少遍了,那破草房子(演义)能坚持五年不塌就是奇迹了。如果刘宏真有心祭祀,假设他找不到原来诸葛亮的住宅,完全可以找个地方新修一个类杜甫草堂,或者指鹿为马,这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祭祀时候要写一些东西,大家也不会纠结于诸葛亮是否真在这儿住过,重要的是文章表达的内容。
: 当然我不是说诸葛故宅就一定不在襄阳城附近,只是这事情对于士大夫们并不重要,差不多就行了。
: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SM-G990B
--
FROM 37.201.195.*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哪里是不会搞错的。
: 更重要的是,刘弘来襄阳之前就是在宛城坐镇。他要是知道诸葛亮在那里住过,压根没必要去襄阳了。
:
: ...................
诸葛亮同时代的旧臣黄权搞错了,近百年以后的刘弘搞对了?
况且留下的是《诸葛亮故宅铭》,跟诸葛亮躬耕地有啥关系呢?
诸葛亮去南阳躬耕之前在襄阳求学,在襄阳有故宅不很正常吗?
南阳说的是躬耕地,襄阳要说的是故宅,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不要把三顾草庐,草庐对混淆到襄阳去,那是亵渎历史。
隆中很可能根本不是个地名,只是对卧龙岗地貌的描述,襄阳人习凿齿没去过卧龙岗,傻傻分不清楚,以为是地名,搞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号曰隆中,还在襄阳城西20里,自己对照地图看看襄阳人所谓古隆中景区在哪儿。
--
FROM 178.233.16.*
【 在 alcohol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名士世家也有没落的时候,但即使没落了,跟土里刨食的泥腿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
除了有点文化之外还有什么区别,不照样得土里刨食?
诸葛亮不过是个破落户,叔父生前并没有得到刘表重用,死后他更无依无靠,想必尝尽人间冷暖,苟全性命于乱世,所谓跟刘表沾亲带故什么的根本排不上用场。临走还交代弟弟诸葛均守好田亩。诸葛均娶的是南阳林氏,在当地也不是什么豪门大家。
--
FROM 178.233.16.*
人家诸葛亮谦虚了两句被你当成真的,简直好笑。书不是这么读的。袁世凯洹上垂纶,真的去钓鱼了?康熙雍正西苑躬耕,真的当农民了?
【 在 peterda @ [Hist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哪里是不会搞错的。
: : 更重要的是,刘弘来襄阳之前就是在宛城坐镇。他要是知道诸葛亮在那里住过,压根没必要去襄阳了。
: :
#发自zSMTH@SM-G990B
--
FROM 37.2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