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明为啥没形成东晋南宋?
大清那是内部形势,肉还是烂在锅里。以当时大清的外部环境(没有让它分心的强大的另一个或几个外部敌人),即便内部有点事儿,也不影响外部大局(最多就是晚几年大一统的事儿)。跟明面临的外部竞争(侵略)的局面不是一个概念。
没形成长期对峙,肯定是有很多原因,多因一果。我看上边网友说了很多内部原因,或者很细节的原因。我只是说了一些外部因素,也就是和东晋、南宋面对的对手的形势的差异,概括起来就是对手能不能专心对付这边,这一点是有很大差异的。多一个视角,仅供参考,而已。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说的政权的话,大清政局也不稳啊,只能说多尔衮多铎死的恰是时候,剩下一个阿济格没翻起浪。
: 南宋末二帝沿海岸线漂流照样也在所谓的正史里。这里讨论的只是为啥南明没形成长期对峙,以及可能性的问题。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历史不能假设
我觉得金人把宗室一网打尽,是帮了赵构了,也没人争,只能团结在赵构周围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老是不又有点狗头军师的feel了?
: 放了就被圈禁起来呗,狠点儿就直接暴崩了呗。
--
FROM 223.72.80.165
外部也有啊,姜镶反清出动了好几个王爷,多铎还出征过蒙古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那是内部形势,肉还是烂在锅里。以当时大清的外部环境(没有让它分心的强大的另一个或几个外部敌人),即便内部有点事儿,也不影响外部大局(最多就是晚几年大一统的事儿)。跟明面临的外部竞争(侵略)的局面不是一个概念。
: 没形成长期对峙,肯定是有很多原因,多因一果。我看上边网友说了很多内部原因,或者很细节的原因。我只是说了一些外部因素,也就是和东晋、南宋面对的对手的形势的差异,概括起来就是对手能不能专心对付这边,这一点是有很大差异的。多一个视角,仅供参考,而已。
:
--
FROM 223.72.86.*
您老这不是假设?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不能假设
: 我觉得金人把宗室一网打尽,是帮了赵构了,也没人争,只能团结在赵构周围了
--
FROM 223.72.86.*
有道理,学习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兵进关吧,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当时东北都是清的天下了,蒙古也被通过通婚、宗教等方式拉拢到了清的阵营。北方没啥“内耗”分心牵制,自然可以全力对付汉人天下了,后者在遭受重创又人心不稳的情况下也就没有时间给你去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
: 东晋乃至南朝时,北方统一的时间其实很少。即使到了北魏,北方还有游牧问题,柔然啊、后期的突厥啊什么的,并不能全力对付南方。不久北魏又分了。等到北方再次统一,也是解决了北方游牧政权问题之后,才一举南下统一的。
: 北宋被金灭,过程感觉有点偶然因素,有点侦察排端掉司令部的感觉。(例行劫掠,可没想到北宋那次那么矬……金自己可能都没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当时金的后方也不稳,周围有蒙古什么的,还和南宋南北对峙,最后还被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灭掉了。
: ...................
--
FROM 136.56.44.*
打仗很容易出现落后战胜先进的局面,比如金蒙代替宋,清代替明
【 在 lu1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因
: 1 大明气数已尽。天命已经转移。276年已经把曾经有的德用尽了。已经被时代和百姓抛弃了
: 2 不敢发动人民战争。容易出现10个自成 献忠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910」
--
FROM 114.92.197.*
有,跟牵扯重大精力,是两个概念。
总之,我认为,南明不过是清灭明的一个收尾小插曲而已,不能算一个“分庭抗礼”的朝廷(至少没有资格跟东晋、南宋这种比。),凭着惯性也就灭了。就像当年秦灭六国,赵国被灭后,又有一波人跑去代地称王,又坚持了几年,可我们不会说“秦灭七国”,因为那同样只不过是灭赵的一个收尾阶段而已。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部也有啊,姜镶反清出动了好几个王爷,多铎还出征过蒙古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没看岀来当年金比清牵扯出了重大精力
清不灭南明还难称得上清灭明。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跟牵扯重大精力,是两个概念。
: 总之,我认为,南明不过是清灭明的一个收尾小插曲而已,不能算一个“分庭抗礼”的朝廷(至少没有资格跟东晋、南宋这种比。),凭着惯性也就灭了。就像当年秦灭六国,赵国被灭后,又有一波人跑去代地称王,又坚持了几年,可我们不会说“秦灭七国”,因为那同样只不过是灭赵的一个收尾阶段而已。
:
--
FROM 117.136.38.*
大势已定,无非是时间上有个短期偏差而已。南明真没资格和东晋、南宋比。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看岀来当年金比清牵扯出了重大精力
: 清不灭南明还难称得上清灭明。
: :
--
FROM 117.107.176.*
没啥大势已定,顾老在南明史序言里写的很明白
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史学界长期关心的问题。在我看来,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其间可能出现短期的逆转和曲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顾”没有多大区别。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势已定,无非是时间上有个短期偏差而已。南明真没资格和东晋、南宋比。
:
--
FROM 220.1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