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有人说唐亡于宣宗?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唐之亡,宣宗亡之”,“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像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17]评价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大力称颂,实有天壤之别。
大家怎么看?
--
FROM 112.74.83.*
唐宣总名高于实
内心狭隘,大奸似忠
一上台就全面推翻武总朝相对正确的路线
王夫之诚不我欺载!~
【 在 Benren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唐之亡,宣宗亡之”,“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像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17]评价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大力称颂,实有天壤之别。
: 大家怎么看?
--
FROM 111.197.250.*
参见周宣王
死了以后就是幽王王国
【 在 Benren0 的大作中提到: 】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唐之亡,宣宗亡之”,“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像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17]评价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大力称颂,实有天壤之别。
大家怎么看?
--
FROM 117.147.37.*
其实武帝这个人挺厉害的,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宣宗是个老狐狸
【 在 leve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宣总名高于实
:
: 内心狭隘,大奸似忠
:
: 一上台就全面推翻武总朝相对正确的路线
:
: 王夫之诚不我欺载!~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24.64.120.*
司马光之类保守派不识货,唐武宗敢搞大刀阔斧的改革、兴武、灭佛,这画风就跟司马光不搭界。
【 在 Benren0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唐之亡,宣宗亡之”,“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像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17]评价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大力称颂,实有天壤之别。
: 大家怎么看?
--
FROM 223.104.38.*
确实哦
唐武宗的所作所为才是当时最正确的做法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武帝这个人挺厉害的,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宣宗是个老狐狸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11.197.250.*
唐朝亡于宣宗是因为宣宗的统治时期出现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宦官专权、土地兼并、财政赤字、科举失范、外族侵扰等。这些问题逐渐加剧了唐朝的内外矛盾,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
FROM 119.96.200.*
近年来不少研究文章都对宣宗评价不高。
主要是宣宗得位不正,主要精力花在抹黑穆宗一系和给自己正名上了,
朝政上并无进取之心,任用的也多是庸臣,与藩镇、宦官妥协,得过且过。
中唐诸帝,从代宗的隐忍积累、德宗的大讨伐、宪宗取得进展、文宗想消灭宦官势力,
武宗重用李德裕对昭义镇强硬用兵、灭佛充实财政,都体现了力图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
但到了宣宗、懿宗就满足于现状,并无大力改革的决心了,所以唐朝也慢慢滑向慢性死亡了。
【 在 Benren0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为什么有人说唐亡于宣宗?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11 18:15:08 2023), 站内
:
: 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唐之亡,宣宗亡之”,“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像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17]评价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大力称颂,实有天壤之别。
:
: 大家怎么看?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2.74.83.*]
--
FROM 61.4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