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普通话是不是宋朝就定型了?
最近找了宋朝的话本碾玉观音看了一下,里面的对话应该就是当时的口语了吧,感觉和现在普通话差别不大,如果用河南话的语调感觉和现代口语差异更小。不知道为啥现在专家都说宋朝的口语是现在的粤语或者客家话。
附原文节选:
郡王看了欢喜道:"主上赐与我团花战袍,却寻甚么奇巧的物事献与官家?"去府库里寻出一块透明的羊脂美玉来,即时叫将门下碾玉待诏道:"这块玉堪做甚么?"内中一个道:"好做一副劝杯。"郡王道:"可惜!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又一个道:"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
--
FROM 101.86.91.*
中古汉语的分水岭主要是在安史之乱前后
比宋朝要早
另外没有专家说过宋朝口语是现在的粤语或者客家话吧?有力的证据就是现代杭州话的根基是宋朝的汴梁话
【 在 youngsor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找了宋朝的话本碾玉观音看了一下,里面的对话应该就是当时的口语了吧,感觉和现在普通话差别不大,如果用河南话的语调感觉和现代口语差异更小。不知道为啥现在专家都说宋朝的口语是现在的粤语或者客家话。
: 附原文节选:
: 郡王看了欢喜道:"主上赐与我团花战袍,却寻甚么奇巧的物事献与官家?"去府库里寻出一块透明的羊脂美玉来,即时叫将门下碾玉待诏道:"这块玉堪做甚么?"内中一个道:"好做一副劝杯。"郡王道:"可惜!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又一个道:"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
--
FROM 111.197.250.*
那就是唐朝中期之后普通人的口语就已经有现代普通话口语的雏形了?
【 在 leve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古汉语的分水岭主要是在安史之乱前后
: 比宋朝要早
: 另外没有专家说过宋朝口语是现在的粤语或者客家话吧?有力的证据就是现代杭州话的根基是宋朝的汴梁话
: ...................
--
FROM 39.144.45.*
宋朝的官话是河南话吧
--
FROM 223.70.210.*
对
中古汉语向近古汉语的转变点就是安史之乱
【 在 youngsoro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唐朝中期之后普通人的口语就已经有现代普通话口语的雏形了?
--
FROM 111.197.250.*
安史之乱为啥会影响语言
【 在 leve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
:
: 中古汉语向近古汉语的转变点就是安史之乱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5.45.49.*
感觉元朝前后差别大,明朝的小说跟现在已经比较接近了,宋的文章一般人看可能还有点吃力
【 在 youngsor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找了宋朝的话本碾玉观音看了一下,里面的对话应该就是当时的口语了吧,感觉和现在普通话差别不大,如果用河南话的语调感觉和现代口语差异更小。不知道为啥现在专家都说宋朝的口语是现在的粤语或者客家话。
: 附原文节选:
: 郡王看了欢喜道:"主上赐与我团花战袍,却寻甚么奇巧的物事献与官家?"去府库里寻出一块透明的羊脂美玉来,即时叫将门下碾玉待诏道:"这块玉堪做甚么?"内中一个道:"好做一副劝杯。"郡王道:"可惜!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又一个道:"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
--
FROM 36.28.152.230
从人口变化图来看,安史之乱导致的人口锐减超过五胡乱华。它的影响往往被低估了。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史之乱为啥会影响语言
--
FROM 111.23.130.*
这个我研究过,宋朝的话本里面的对话已经和现在的口语相差不大,这应该就是当时说书人的口语表达方式。当然明朝三言二拍跟现在的口语更加接近。不知道是不是元朝时期外族入侵造成了口音又一次大的变化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元朝前后差别大,明朝的小说跟现在已经比较接近了,宋的文章一般人看可能还有点吃力
--
FROM 101.86.91.*
汉语本来叫驿,马嵬驿 陈桥驿,是蒙古人改成站,就是车站,现在日本还叫 驿
胡同 海都是蒙语
【 在 youngsoro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我研究过,宋朝的话本里面的对话已经和现在的口语相差不大,这应该就是当时说书人的口语表达方式。当然明朝三言二拍跟现在的口语更加接近。不知道是不是元朝时期外族入侵造成了口音又一次大的变化
--
FROM 223.72.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