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军多次绕过山海关进入关内
是不是意味着明军的防线实际上是筛子,万里长城也是摆设?明末将领远不如南宋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袁崇焕还因此追到北京城护卫京师而被崇祯怀疑。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第一次是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第二次是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朝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由,率兵侵入上方堡,进围宣府。第三次是崇祯八年(1635年),清军在迫使库图克图汗(林丹汗)之子投降的同时,率军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第四次是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兵分三路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巡关御史王肇坤率兵抵抗,结果兵败身死,明军被迫退守昌平,清军直逼居庸关、昌平北路。第五次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墙子岭、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第六次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清廷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从黄崖关杀入蓟州。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210.*
看过一篇文章,写九边的
说到了万历年间,九边就形同虚设了
确实王朝末期都有这个问题,武力值下降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意味着明军的防线实际上是筛子,万里长城也是摆设?明末将领远不如南宋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 袁崇焕还因此追到北京城护卫京师而被崇祯怀疑。
: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第一次是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第二次是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
: ...................
--
FROM 223.72.74.54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外,几乎年年入寇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意味着明军的防线实际上是筛子,万里长城也是摆设?明末将领远不如南宋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 袁崇焕还因此追到北京城护卫京师而被崇祯怀疑。
: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第一次是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第二次是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
: ...................
--
FROM 112.66.26.*
还跑到过山东登州一带杀人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意味着明军的防线实际上是筛子,万里长城也是摆设?明末将领远不如南宋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 袁崇焕还因此追到北京城护卫京师而被崇祯怀疑。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104.39.*]
FROM 223.104.39.*
这样说的话 吴三桂的作用也没那莫大 就算他不放清军 也会。。。。。。。
--
FROM 60.222.130.*
那不是,之前只是骚扰,没有补给
【 在 happy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说的话 吴三桂的作用也没那莫大 就算他不放清军 也会。。。。。。。
--
FROM 120.244.20.*
之前入关就是抢补给的,哪来的没有补给?
吴三桂不能说没作用,但作用真没那么大
反正清军铁定是要入关的,只不过他的投降促使李自成一败涂地,极大的加速了清军统一的进度
【 在 datongthu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是,之前只是骚扰,没有补给 ...
--
FROM 113.5.4.*
这个不重要。
第二次入塞,是崇祯7年。
如果不是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
崇祯6年,5年期满,就明清主力决战了。
等不到崇祯7年。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意味着明军的防线实际上是筛子,万里长城也是摆设?明末将领远不如南宋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珙?
: 袁崇焕还因此追到北京城护卫京师而被崇祯怀疑。
: 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第一次是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第二次是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
: ...................
--
FROM 122.9.80.*
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是大凌河之战。
最后两次之间,是松锦之战。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外,几乎年年入寇
: 鞒
--
FROM 122.9.80.*
原来清军准备从密云进军(就是东野入关道路)
在北京附近全歼李自成,不让李自成逃回西安。
是吴三桂写信求清军去山海关。
原计划是李自成攻关,吴三桂防守,清军抄后路。
实际是,李自成攻关,吴三桂防守,清军坐山观虎斗,等吴三桂顶不住的时候。
让吴三桂剃发降清。
然后继续让吴三桂和李自成拼,最后清军马队投入战斗。
【 在 happy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说的话 吴三桂的作用也没那莫大 就算他不放清军 也会。。。。。。。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