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靖难之役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我不这么认为
古人信息来源有限
收到教育的情况随机性很高
下限很难保证
赵括这事我有略了解,赵廷会议,确实后勤压力巨大,领导都觉得廉颇这样不行,要换掉他,但谁上,没定论。蔺相如和赵胜都反对赵括,但提不出更好的人选
【 在 PTU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其实我对其他的人在历史上做的所谓一些“可笑”的操作,也是持这种观点
: 除非是那种非常离谱的,剩下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都是“不得已”
: 比如赵孝成王用赵括,是真的就不知道嘛?只是因为国家实在是拖不起那种对峙了而已
: ...................
--
FROM 111.33.78.*
不要想的简单
--
FROM 106.34.236.*
还有个问题,汉代已有推恩令,王位可分给多子,越分越小,为何建文不能照搬?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图之...参考西汉初年,惠帝+吕后、文帝都没动藩王,大家相安无事,到了景帝才开始搞。
: 建文至少应该等到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长大,手下将领也培养起来了,才行动。此外,建文不应该搞得太狠,藩王一点可大可小的错就直接废掉,大失人心。看看朱棣,登基后对藩王还是很仁义的。
:
--
FROM 111.192.240.*
没有什么可比性,汉初诸侯王是裂土封疆,明初藩王就封主要是接管当地屯卫。所以明初所谓削藩,应是做到藩王与边地屯卫间的解耦
【 在 NI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个问题,汉代已有推恩令,王位可分给多子,越分越小,为何建文不能照搬?
--
FROM 223.72.67.*
所以明代削藩以后
藩王还在,但是只能享受,不能管事儿?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什么可比性,汉初诸侯王是裂土封疆,明初藩王就封主要是接管当地屯卫。所以明初所谓削藩,应是做到藩王与边地屯卫间的解耦
--
FROM 218.60.148.*
朱元璋最初的设计也只是军事系统内,不染指民政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明代削藩以后
: 藩王还在,但是只能享受,不能管事儿?
:
--
FROM 223.72.67.*
朱元璋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关于藩王后代的内容
比方说,藩王 生了三个儿子 甲乙丙
那藩王死了以后,这个地方的防务是甲乙丙分一分呢,还是交给继承的人呢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元璋最初的设计也只是军事系统内,不染指民政
--
FROM 218.60.148.*
性子太急、下手太狠呗,想把爷爷分给叔叔们的家产据为己有,分给自己的儿子们。想学爷爷诛杀功臣把叔叔们一个个干掉,但是没那个实力。
【 在 NI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个问题,汉代已有推恩令,王位可分给多子,越分越小,为何建文不能照搬?
--
FROM 159.226.178.*
甲
秦晋二王是死在朱元璋前头的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元璋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关于藩王后代的内容
: 比方说,藩王 生了三个儿子 甲乙丙
: 那藩王死了以后,这个地方的防务是甲乙丙分一分呢,还是交给继承的人呢
: ...................
--
修改:karin FROM 220.194.45.*
FROM 223.72.67.*
谢谢
那藩王的财产封地什么的,是甲乙丙分一分呢?还是国家再补一补或者其他情况呢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甲
--
FROM 218.6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