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炎黄战蚩尤,为何会打到涿州去?
大错特错,古地名并非今地名,以今套古,大错特错。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 黄帝的国土范围在这里基本上描述清楚了:东临大海,西至太行,南至长江、湘水,北至匈奴地。
: 都城定于逐鹿的水边,这个逐鹿大概应该就在河南或者山东境内。
: ...................
--
FROM 39.144.81.*
不要以今套古,三皇五帝和黄河没有半毛钱关系。
【 在 Sabe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黄河下游会改道的,整个华北平原都是黄河下游不断改道冲积起来的。黄帝时不清楚,禹河故道入海口就在今天天津一带……
--
FROM 39.144.81.*
我只是反驳涿鹿远离黄河流域的说法。至于你所谓三皇五帝跟黄河没关系,需要证实而不是妄下断言。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以今套古,三皇五帝和黄河没有半毛钱关系。
--
FROM 222.131.242.*
有一些地名与今地名不容易对应上了。
但是岱、江、湘这些地名,与今地名是可以对应的。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错特错,古地名并非今地名,以今套古,大错特错。
--
FROM 118.254.76.*
按照史记的记载,尧舜都是长寿之君。
尧在位98年,终寿至少百余年。
舜61岁即位,干了39年,也活了百岁。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帝尧在位100多年。
--
FROM 118.254.76.*
五帝本纪,是几千年文献的堆叠,
尧舜,还能讲出寿命。到了帝喾以上,就讲不出寿命了,
更有可能是帝喾以上,不止一位黄帝,不止一位颛顼,不止一位帝喾。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照史记的记载,尧舜都是长寿之君。
: 尧在位98年,终寿至少百余年。
: 舜61岁即位,干了39年,也活了百岁。
: ...................
--
FROM 222.241.144.*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这一段说: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是公孙氏。
夏禹是夏后,姒氏, 商的祖先契是子氏,周的祖先弃是姬氏。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他"姓公孙",这就很扯了,公孙是很晚才出现的姓。
: 把三皇五帝归于一个家族,是今文经学的私货,汉代以后的事情。
: 但史记本身是很严肃的,记录有都城的帝王就只到颛顼,再往上就没有都城了。
: ...................
--
FROM 118.254.76.*
人只要保养得好,当然可以活上百岁。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帝本纪,是几千年文献的堆叠,
: 尧舜,还能讲出寿命。到了帝喾以上,就讲不出寿命了,
: 更有可能是帝喾以上,不止一位黄帝,不止一位颛顼,不止一位帝喾。
: ...................
--
FROM 118.254.76.*
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这里面那些是相隔了几百年然后叠在一起的,
那些是后世托古的。
好好想想什么是姓,什么是氏。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 这一段说: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是公孙氏。
: 夏禹是夏后,姒氏, 商的祖先契是子氏,周的祖先弃是姬氏。
: ...................
--
FROM 222.241.144.*
不信史记,你就无以可信了。
毕竟太史公接触的资料比你早2000年。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这里面那些是相隔了几百年然后叠在一起的,
: 那些是后世托古的。
: 好好想想什么是姓,什么是氏。
: ...................
--
FROM 118.2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