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可惜李世民只活了50岁
这也有点苛责他了,府兵崩盘后,不得不依赖藩镇,重用胡将,前期也的确打出了开元盛世。
【 在 xujijia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我看来,李三郎一分功九分过,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可惜了太宗打下的基础,本来唐的上限还能再高不少。
--
FROM 117.136.38.*
再干20年跟唐玄宗一样了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626年,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649年,崩。
:
: 贞观短短23年,四夷宾服。
:
: 若是能再干20年,吐谷浑断不至落入吐蕃之手。李治糊涂,被吐蕃人给耍了,没及时干涉。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P-AN00」
--
FROM 223.104.40.*
还能怎么再高呢?既然能看到安史之乱是分水岭,应该就能明白不可能再高了
【 在 xujijiayuan (xujijia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我看来,李三郎一分功九分过,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可惜了太宗打下的基础,本来唐的上限还能再高不少。
: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能在这里说吗?其实平定太平公主之乱没有那么夸张。一些她治下的粗鲁武人看来早就对太平公主不满了。那场暴乱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家说呢?
:
--
FROM 124.64.18.*
活了太久,很容易思维僵化,老糊涂,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比如唐明皇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626年,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649年,崩。
: 贞观短短23年,四夷宾服。
: 若是能再干20年,吐谷浑断不至落入吐蕃之手。李治糊涂,被吐蕃人给耍了,没及时干涉。
--
FROM 101.82.77.*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李隆基早期比他还强。只是后来安史之乱。大家说呢?
李隆基啥水平,干过啥大事?
--
FROM 120.219.119.*
那是武后霍霍加上三郎瞎闹啊,安史之乱本可以避免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能怎么再高呢?既然能看到安史之乱是分水岭,应该就能明白不可能再高了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219.237.185.*
重用胡将不代表会发生安史之乱啊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有点苛责他了,府兵崩盘后,不得不依赖藩镇,重用胡将,前期也的确打出了开元盛世。
--
FROM 219.237.185.*
要扩张,府兵制就得崩,然后就的依赖雇佣冰。矛盾很难避免啊
【 在 xujijiayuan (xujijia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武后霍霍加上三郎瞎闹啊,安史之乱本可以避免的。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还能怎么再高呢?既然能看到安史之乱是分水岭,应该就能明白不可能再高了
: : --
--
FROM 222.129.2.*
忧虑于民族前途,这个俺很能够理解。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如果这种思虑,进一步升级为一种“如果这样……如果那样……”的焦虑之中,那就落入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中了。
前面我们说过,任何人都是历史中的人,任何事件都是历史中的事件,任何组织都是历史中的组织。李世民再多活个20年又咋样,他也一样是“历史中的一个人”。在历史上活生生的人哪个也不是家里的乐高搭出来的,突厥室韦契丹吐蕃都不是。指望一个人多活20年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甚至还觉着“心有不甘”,要“为古人落泪”,这是其实可能是对“历史的魅力”有什么误解吧。。。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史,为汉家担忧,这不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
FROM 111.201.66.*
。。。。。。焦虑个毛啊。
李世民正是那个人,多活20年吐蕃雪球就不会滚起来。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忧虑于民族前途,这个俺很能够理解。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如果这种思虑,进一步升级为一种“如果这样……如果那样……”的焦虑之中,那就落入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中了。
:
: 前面我们说过,任何人都是历史中的人,任何事件都是历史中的事件,任何组织都是历史中的组织。李世民再多活个20年又咋样,他也一样是“历史中的一个人”。在历史上活生生的人哪个也不是家里的乐高搭出来的,突厥室韦契丹吐蕃都不是。指望一个人多活20年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甚至还觉着“心有不甘”,要“为古人落泪”,这是其实可能是对“历史的魅力”有什么误解吧。。。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