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文静和殷开山这是替李世民背锅的吧
鉴于薛举军粮短缺,意在速战,李世民决策以持久之计将其拖垮,故坚守不战。时逢李世民卧病不起,部将刘文静、殷开山临阵轻敌,致唐军初战败绩,兵士死者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人被俘,高墌城遂为薛举占领。这一战,刘文静、殷开山因轻敌被免职,元帅李世民因为“卧病不起”不承担任何责任。
看样李世民独当一面也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一次也如此不顺。后来薛举准备进攻长安,要不是病死,还真不好说。
--
FROM 159.226.178.*
不是。这时候李世民已经不是第一次领兵打仗了,只能说他这时候威望还不足以让手下完全听命。如果这仗是李世民自己输掉的,第二次浅水原不会让他单独领兵。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鉴于薛举军粮短缺,意在速战,李世民决策以持久之计将其拖垮,故坚守不战。时逢李世民卧病不起,部将刘文静、殷开山临阵轻敌,致唐军初战败绩,兵士死者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人被俘,高墌城遂为薛举占领。这一战,刘文静、殷开山因轻敌被免职,元帅李世民因为“卧病不起”不承担任何责任。
: 看样李世民独当一面也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一次也如此不顺。后来薛举准备进攻长安,要不是病死,还真不好说。
--
FROM 223.72.60.*
明显是这两位自己的问题,李世民打薛仁杲的时候可没犯这些错误。李二后来打刘武周同样是用拖字诀拖垮了对手,这时候咋没人分锅?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鉴于薛举军粮短缺,意在速战,李世民决策以持久之计将其拖垮,故坚守不战。时逢李世民卧病不起,部将刘文静、殷开山临阵轻敌,致唐军初战败绩,兵士死者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人被俘,高墌城遂为薛举占领。这一战,刘文静、殷开山因轻敌被免职,元帅李世
: 褚蛭拔圆〔黄稹辈怀械H魏卧鹑巍
: 看样李世民独当一面也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一次也如此不顺。后来薛举准备进攻长安,要不是病死,还真不好说。
: ...................
--
修改:bhima FROM 175.154.83.*
FROM 175.154.83.*
唐初的历史被李二改的面目全非,没啥阅读价值
--
FROM 101.228.89.*
没那么夸张,主要改的是针对李渊的政变,被改得变成针对李建成了。
【 在 st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唐初的历史被李二改的面目全非,没啥阅读价值
--
FROM 223.72.87.*
从劝说李渊造反那就开始大幅改动了
【 在 xujijia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夸张,主要改的是针对李渊的政变,被改得变成针对李建成了。
--
FROM 101.228.89.*
我赞同,晋阳起兵时,李世民才18岁,李建成28岁,看着李渊还是依靠的是李建成。我倒是相信李世民成长很快,但是早期还是跟着父兄学习的。而唐史却说晋阳起兵开始,李世民就是主导,李渊都是李世民想办法拉起来的,还全都是李世民的军功,说的李渊跟摘桃子似的。
【 在 st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劝说李渊造反那就开始大幅改动了
--
FROM 159.22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