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成济犯了职场大忌
贾充要是亲自动手那也是洗不干净的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很多的,主要还是没背景,贾充啥事没有
--
FROM 180.173.138.*
胜利者书写的。不给重赏,会有人自告奋勇?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记载都说,是成济自告奋勇、逞能出头的,现场很多人,贾充也没点名让他上。。。
--
FROM 159.226.177.*
他这个级别会亲自动手?他只要下命令就是算他动手。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充要是亲自动手那也是洗不干净的
--
修改:niming FROM 159.226.177.*
FROM 159.226.177.*
出身低一点,命运就是替人背锅。
--
FROM 123.139.156.*
不合逻辑呀。
首先,司马昭肯定没有当街弑君的意思,弄死皇帝有N种秘密方式,犯不着这样。
面对突发事件,贾充当时算是现场最高负责人,这个棘手局面,他必须处置。
若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皇帝,难免事后会被追责被牺牲掉;但放任皇帝带领卫队攻打,万一真成功了,自己作为司马昭死党,肯定被清算。
所以,两难之下,权衡利弊后,贾充下了一道模棱两可的命令“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把锅甩给了下属,至于如何执行,那是下属的事情。换句话说,我只是下命令让你们报恩,没让你们弑君呀。。。成济这个愣头青,非要自己跳出来。。。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胜利者书写的。不给重赏,会有人自告奋勇?
:
--
FROM 221.223.48.*
情况危急,贾充也没办法,因为下属看到皇帝,都束手束脚
贾充说“”养你们就为今日,这是要大家上,
不过成济上去一枪就捅死,一看就是愣头青。
把皇帝周围那几个灭了,把皇帝活捉回宫
这事就简单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得遵守一条原则,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千万别管。成济应该是个文人,不是武将。他是太子舍人,当时也没立太子,就是个虚职。他前后 几个太子舍人都是文人,所以成济也应该是个文人 。曹髦 出宫,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
: 伷吓得 掉头就跑,知道不能惹事。其他 曹魏大臣也都没来,毕竟事不关己。成济也不是贾充下属,居然听贾充命令 。有的版本,成济还问了一句当执还是当杀,贾充说当杀,成济就动手了。他是 唯一一个当街弑君的,太恶劣。大概他还以为有封赏,结果被司马昭 灭门了,死前还大骂司
: 马昭,其实也不怪司马昭,谁请你自己糊涂呢
: ...................
--
FROM 182.240.113.*
你说的有道理,领导都这样,说一半,让你猜出他的心思,做成了,功劳他第一,做不成,你背锅。但是本质一样的,肯定是成济挡不住,回来不死也要废。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合逻辑呀。
: 首先,司马昭肯定没有当街弑君的意思,弄死皇帝有N种秘密方式,犯不着这样。
: 面对突发事件,贾充当时算是现场最高负责人,这个棘手局面,他必须处置。
: ...................
--
FROM 159.226.177.*
会不会曹髦武力也挺强大,活捉不容易。
【 在 stran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情况危急,贾充也没办法,因为下属看到皇帝,都束手束脚
: 贾充说“”养你们就为今日,这是要大家上,
: 不过成济上去一枪就捅死,一看就是愣头青。
: ...................
--
FROM 159.226.177.*
关键是曹髦来的太突然了,司马昭根本没时间准备啊。曹髦作为皇帝,手里的武器绝对是先进的。你想一下,一个人拿着机枪冲你家过来,你怎么想?肯定是全力先保住自己啊。哪有时间管他的si huo?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合逻辑呀。
: 首先,司马昭肯定没有当街弑君的意思,弄死皇帝有N种秘密方式,犯不着这样。
: 面对突发事件,贾充当时算是现场最高负责人,这个棘手局面,他必须处置。
: ...................
--
FROM 159.226.177.*
这就是贾充作为中层领导的狡猾之处,明显的功劳当然要,但烫手的山芋绝不会主动去接。
成济临死前大骂司马昭,把自己的死全部归咎于司马昭,而司马昭最终保下贾充,都说明贾充当时的决策异常英明,既避免了最坏结果出现(皇帝真干掉了司马昭),又成功把锅甩了出去,成济这个二百五主动接了下来。贾充自此更加飞黄腾达,权势滔天,未来当上了国丈。。。
至于后世很多人分析,当时贾充为何不直接下命令,把皇帝控制起来,但不要伤了皇帝性命?岂不妙哉。这纯粹事后诸葛亮。首先,这样以来操作难度太大,下属畏手畏脚,很有可能弄巧成拙,靖难之役中建文对朱棣就这么干过。其次,命令越具体,自己的责任就越大,贾充非常清楚这一点。
总之,贾充模棱两可的命令,即“要大家向司马昭报恩,也就是维护司马昭利益”,至于尺度如何掌握,在场的下属自己掌握,已是贾充情急之下的最优选择。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有道理,领导都这样,说一半,让你猜出他的心思,做成了,功劳他第一,做不成,你背锅。但是本质一样的,肯定是成济挡不住,回来不死也要废。
:
--
FROM 124.1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