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濛溪河遗址发现对可能改写历史~
濛溪河遗址是华夏文明上古时期存在的铁证,用火、种植、中医药一直演进。
小麦、花椒、制衣~~~等等~~~

--
FROM 114.251.186.*
濛溪河旧石器地层有出土小麦?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濛溪河遗址是华夏文明上古时期存在的铁证,用火、种植、中医药一直演进。
: 小麦、花椒、制衣~~~等等~~~
: [upload=1][/upload]
--
FROM 114.241.10.*
200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博爱县西金城发现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约4000多年前小麦遗存。
考古人员对城址周边做了系统钻探和大规模发掘,在土岗高处发现小片龙山时期居住堆积,其中灰坑浮选出小麦炭化遗存。同时浮选出的还有粟、黍、水稻和大豆等的炭化遗存。
以往文献记载中,中国境内小麦是从中亚沿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至中原腹地。此次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
登封程窑遗址,目前考古发现小麦311粒,其中龙山时期小麦10粒,东周时期小麦301粒。专家分析,程窑遗址中无论龙山时期还是东周时期,小麦绝对数量占谷物比例都不高。但出土概率却明显反映了从龙山时期到东周时期,小麦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陡增。
邓州八里岗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浮选在四个单位中有小麦出土,数量极少。除H1880出土6粒小麦及13个小麦穗轴外,其他单位仅发现一粒。对其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大致相当于西周前后。其他单位小麦未进行测年,据遗物分析可能属于龙山晚期。
学者邓振华、高玉据此分析,小麦虽可能在龙山晚期已为八里岗遗址居民利用,但当时其重要性与稻和粟黍相比,还是很低。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浮选出的炭化小麦9粒(一说为8粒),约占农作物总数0.2%。形态特征明显,椭圆形,胚近圆形,背部凸起,腹沟很深,年代晚于龙山时期。
--
FROM 120.219.119.*
以往文献记载中~~~~ 是考古发现还是文献记载? 什么文献?
【古蜀华章】濛溪河遗址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一部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博爱县西金城发现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约4000多年前小麦遗存。
: 考古人员对城址周边做了系统钻探和大规模发掘,在土岗高处发现小片龙山时期居住堆积,其中灰坑浮选出小麦炭化遗存。同时浮选出的还有粟、黍、水稻和大豆等的炭化遗存。
: 以往文献记载中,中国境内小麦是从中亚沿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至中原腹地。此次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
: ...................
--
FROM 123.116.11.*
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不超出之前的经验。楼上这个说六、七万年前的濛溪河有小麦,有点儿夸张了。。。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博爱县西金城发现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约4000多年前小麦遗存。
: 考古人员对城址周边做了系统钻探和大规模发掘,在土岗高处发现小片龙山时期居住堆积,其中灰坑浮选出小麦炭化遗存。同时浮选出的还有粟、黍、水稻和大豆等的炭化遗存。
: 以往文献记载中,中国境内小麦是从中亚沿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至中原腹地。此次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
: ...................
--
FROM 114.241.10.*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不超出之前的经验。楼上这个说六、七万年前的濛溪河有小麦,有点儿夸张了。。。
:
六七万年前,有人类么
--
FROM 39.144.177.*
早期智人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七万年前,有人类么
--
FROM 223.70.153.*
以目前的考古证据而言,六七万年前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并存,直立人可能已经灭绝了。
另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也表明,晚期智人的肤色分化可能始于这一时期或再略早。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六七万年前,有人类么
--
FROM 114.241.10.*
那不是现代小麦。
自媒体乱写的。是一种麦科植物。
狗尾巴草和水稻一样差异,只能算近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8807956/answer/3435220495?utm_psn=1915521067558110122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200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博爱县西金城发现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约4000多年前小麦遗存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82.88.166.*
小麦族属禾本科早熟禾亚科,全世界约有20个属,在中国有12个属,其中大部分种属如冰草属、披碱草属(Elymus)等在近现代主要被当作牧草使用。近年来的研究工作显示,该类植物种子的淀粉粒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多处史前遗址中都有发现,这些发现表明可能该族植物中的某些种类一直是中国早期先民重要的植物性食物资源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现的部分圆饼状小麦族淀粉粒存在消光臂弥散、粒径增大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其经历烹煮受热处理有关,同时,也导致难以对这些淀粉粒的种属来源作出进一步的准确鉴定,考虑到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约4500aB.P.),推测实验提取到的小麦族淀粉粒来源于采集获取的野生小麦族植物的可能性较大。[2]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濛溪河遗址是华夏文明上古时期存在的铁证,用火、种植、中医药一直演进。:小麦、花椒、制衣~~~等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82.8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