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吴三桂当年如果降清,历史进度会是如何?
多尔衮已经准备从古北口入关了,而且是没有考虑吴三桂投降的情况下。
收到吴三桂投降的消息才急行军赶到山海关
从多尔衮的决心和清军战斗力来看,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也是挡不住的,当然会比吴三桂献关要艰难一些。但以李自成这个草台班子看,他肯定守不住黄河以北。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三桂与南明之间隔着闯军,要么降清,要么降顺,没有第三条道路。本来吴都已经降顺了,但闯军非虐待吴家眷。我们可以假设,如果 ...
--
FROM 60.219.155.*
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确实挡不住多尔衮,但是“李自成+吴三桂+山海关”这样的配置是可以挡住多尔衮的;所以,即使多尔衮绕开山海关,从古北口破长城入关攻掠内地,仍然和之前的皇太极一样,在华北大地烧杀抢掠一番后退回关外。只要山海关不失,清军就无法在内地立住脚,攻下城池也守不住,阿敏放弃关内的永平就是例子。
所以,吴三桂降清绝不是仅仅带走了4万关宁军那么简单,而是中原王朝丧失了山海关这样锁匙战略要地,从盛京到北京的后勤补给线从此畅通无阻,源源不断地为关内前线的清军提供粮食,巩固好对北京的长期占领。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尔衮已经准备从古北口入关了,而且是没有考虑吴三桂投降的情况下。
: 收到吴三桂投降的消息才急行军赶到山海关
: 从多尔衮的决心和清军战斗力来看,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也是挡不住的,当然会比吴三桂献关要艰难一些。但以李自成这个草台班子看,他肯定守不住黄河以北。
--
修改:Gary1981 FROM 221.223.48.*
FROM 221.223.48.*
都不需要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李自成再出发哪怕一天,就拿下山海关了,多尔衮也只能和皇太极一样了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确实挡不住多尔衮,但是“李自成+吴三桂+山海关”这样的配置是可以挡住多尔衮的;所以,即使多尔衮绕开山海 ...
--
FROM 183.241.206.*
满清没后顾之忧,山海关不难破,北方已经无法恢复生产,李自成没抢的,后勤坚持不住
【 在 fafe (元音字母) 的大作中提到: 】
: 满清还能进来吗?
:
:
: --
--
FROM 58.33.27.*
实际上吴三桂放弃的是宁远
他接到回救北京的命令后,知道自己这一走,关外基本就没戏了,所以整顿了百姓一起走的
速度也慢的多
他也是从宁远行军到山海关的
他能否守住山海关,还真不好说,毕竟完全没有例子
就这次仅有的战例,好像几方军队也不都是走的山海关
如果吴三桂率领十多万军民,困守孤城山海关,我感觉顶不了多久
清军从西侧绕道南边,直接能围住山海关
除非。。。李自成直接把吴三桂当自己心腹,全力支援
但这种可能性太小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确实挡不住多尔衮,但是“李自成+吴三桂+山海关”这样的配置是可以挡住多尔衮的;所以,即使多尔衮绕开山海关,从古北口破长城入关攻掠内地,仍然和之前的皇太极一样,在华北大地烧杀抢掠一番后退回关外。只要山海关不失,清军就无法在内地立住脚,攻下城池也守不住,阿敏放弃关内的永平就是例子。
: 所以,吴三桂降清绝不是仅仅带走了4万关宁军那么简单,而是中原王朝丧失了山海关这样锁匙战略要地,从盛京到北京的后勤补给线从此畅通无阻,源源不断地为关内前线的清军提供粮食,巩固好对北京的长期占领。
:
--
FROM 180.213.86.*
确实如此。
吴三桂没有第三条道路,要么降清,要么从顺,自成一派或遥尊南明没任何可能性。
无内地支持,山海关就是孤悬关外的死城,肯定守不住;同样,没有山海关这样锁匙要塞,根本无法阻挡清军南下,北直隶必然彻底沦陷。
这么浅显的道理,李自成没看明白呀,焉有不亡之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吴三桂放弃的是宁远
: 他接到回救北京的命令后,知道自己这一走,关外基本就没戏了,所以整顿了百姓一起走的
: 速度也慢的多
: ...................
--
FROM 124.127.42.*
山海关一失,华北平原肯定守不住。闯王只能依托关中据守,形成类似于北齐(大清)、北周(大顺)、南陈(南明)鼎立的形势。但北周当年据有了巴蜀,而现在巴蜀被大西占据,关中久历饥荒和战乱,难以持久,所以闯王无法守住关中。
--
FROM 222.241.172.*
李自成确实不太行吧
折腾十多年,啥也没折腾出来
倒是突然开窍,被认为有个人才加入,是比较合理的
占领北京后,人才不被重视了,老李飘了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如此。
: 吴三桂没有第三条道路,要么降清,要么从顺,自成一派或遥尊南明没任何可能性。
: 无内地支持,山海关就是孤悬关外的死城,肯定守不住;同样,没有山海关这样锁匙要塞,根本无法阻挡清军南下,北直隶必然彻底沦陷。
: ...................
--
FROM 180.213.86.*
那时候满清战斗力很强: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明末经常南下劫掠,攻破各个城池,如入无人之境,大摇大摆押着劫掠的战利品轻松出关,没人出城对战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吴三桂与南明之间隔着闯军,要么降清,要么降顺,没有第三条道路。
: 本来吴都已经降顺了,但闯军非虐待吴家眷。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吴三桂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家族利益,如此屈辱下仍继续降顺,大概率清军不会入关了。4万关宁军和山海关,就是当时决定历史局势的关键少数。
:
: 顺与南明估计沿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对峙,谁也吃不掉谁。
--
FROM 223.153.193.*
就吴三桂那战斗力,10个都不够多尔衮收拾的
--
FROM 223.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