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博主“千户”的观点,靖康之耻是士大夫集团把宋王室卖了
不迷信可以啊,历史方面有点特殊,门槛比较低,真有民间爱好者在某一个话题下研究得比业内还深入的。但是绝不可能好几个事都存在天大的秘密被你一个人发现了,这不纯扯淡么,更何况明显都是同一个观点往不同的事情上套,这就更扯淡了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迷信史书又有什么区别?
: 你迷信,也是服了。
--
FROM 223.70.153.*
皇权 vs. 文人士绅地主商人4合一联合体
他们的斗争,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又不是什么大问题。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迷信可以啊,历史方面有点特殊,门槛比较低,真有民间爱好者在某一个话题下研究得比业内还深入的。但是绝不可能好几个事都存在天大的秘密被你一个人发现了,这不纯扯淡么,更何况明显都是同一个观点往不同的事情上套,这就更扯淡了
--
FROM 112.96.71.*
是的,听推荐去看了点,说来说去就是朱家某几个皇帝好得很,总之是诸臣误我。
【 在 yous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观点不就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调调吗,皇帝都是好的,都是下面人坏蠢
--
FROM 219.152.73.*
历史这东西,不要说是几百年前,就是近代,稍微微调一下时间线,春秋笔法的选择一下史料细节,就能歪曲出很多不同的解读。对历史,我觉得不用深信,也不用不信,但所有的言之凿凿都只能姑且一听。人心难测,但说到底还是论迹不论心。。。深究的可以去扒细节,但这不是非专业人员有能力干的事,普通人,就是在部分史实基础上脑补你喜欢的同人,那只是个故事而已。。。所以虽然我还是没看这个什么千户,但我还是原来的态度,不相信他的严谨性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土木堡之变的各种解释时候看到的。————————宋徽宗的改革,动了士大夫集团(文人士绅商人地主联合体)的利益。士大夫集 ...
--
FROM 117.147.95.*
而北宋这俩末代皇帝,尤其徽,他们的个人享受,他们所谓北狩的表现,把他们塑造成诸君误我的形象,我有点齿寒。
至于所谓该革,北宋自王安石变法起,g就没停过,无非这派改还是那派改的党@争,争@power色彩远高于真正的变法,很不必用这个往他们脸上贴金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土木堡之变的各种解释时候看到的。————————宋徽宗的改革,动了士大夫集团(文人士绅商人地主联合体)的利益。士大夫集 ...
--
FROM 117.147.95.*
赵家皇帝广为人知的好,是刑不下大夫,和对这个阶层的宽仁,这个风气自杯酒释兵权起,尤利有话语权的士大夫阶层,史笔对他们多有宽和,是自然的,但我觉得可能也是后世去看待这一段历史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背景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土木堡之变的各种解释时候看到的。————————宋徽宗的改革,动了士大夫集团(文人士绅商人地主联合体)的利益。士大夫集 ...
--
FROM 117.147.95.*
我感觉很多人都不适合来论坛,抱着官方说法做论据,那还讨论个屁,就是个复读机,自己去服从就好了。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版现在真没法看,感觉成天在辩论火箭烧柴还是烧煤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说不出道理来,就还不如他这个中专生呢。
: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FROM 116.2.207.201
没那么复杂,官僚资b集团天然就是与皇上是竞争与共生关系。
有名无实的皇上只能提拔出身干净无依无靠的草根老百姓来联合夺回属于自己的实,失败就是换皇上。这种利益面前,任何关系到靠不住,特别是掌握军全的功勋资b集团。
而且从秦开始,一直都是官僚资b集团断断续续控制军队,资b掌握军队的时候就已经是资b主义社会了。但是皇上要么靠着封建社会的君权重新夺回军队,要么被无望老百姓暴乱重新筛选出新的封建社会皇上。
整个历史都是在资b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反复横跳。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不只有你这一种解释。
:
: 也可以解读成 上层建筑 不适合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与 生产力 不匹配了, 即 皇权统治不适合北宋的经济发展,当时的儒家也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修改:FLYBBS FROM 116.2.207.201
FROM 116.2.207.201
嗯 记得吕思勉说过类似的
大意是古代的经文诸子之书
所提到的事情,制度
很多都是著书的人
以为该怎样办所拟定的一个想法或草案
并不全是古代的事实
在没有受过现代学科教育的古代
古人常分不清事实和观点愿望的差别
所以以古人的只言片语作为准绳
无非就是有人地位高,流传更广些
但不鉴别一不小心就可能谬误千里
而要辨别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法
只有头脑经过正规训练才可能真正做到
【 在 valin1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这东西,不要说是几百年前,就是近代,稍微微调一下时间线,春秋笔法的选择一下史料细节,就能歪曲出很多不同的解读。对历史,我觉得不用深信,也不用不信,但所有的言之凿凿都只能姑且一听。人心难测,但说到底还是论迹不论心。。。深究的可以去扒细节,但这不是非专业人员有能力干的事,普通人,就是在部分史实基础上脑补你喜欢的同人,那只是个故事而已。。。所以虽然我还是没看这个什么千户,但我还是原来的态度,不相信他的严谨性
--
FROM 58.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