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整理
首先,几个基本问题,构成对传说去伪存真的分析框架:
第一个基本问题,大禹治水的时候,那么简单的工具能开挖多大的工程量?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大禹治水,还是大禹治河?
关于问题一,大禹那个时候肯定没有大规模的铁制工具,也没有大规模的青铜工具。千年后的都江堰都算是很大的工程了,在今天看来,也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工程。千年前的禹时代,凭借木石工具,能做的也就是把河道中的淤泥蒿草树枝清理一下的工作量。 仅仅清理一下居住区附近的水,其影响力似乎不足,也与禹过九州有冲突。让禹用那么简单的工具去治九州大水,也太难了。禹带着现在的工程机械的一个施工队也做不到。
关于问题二,传说中大禹他父亲治了很多年(9年)。大禹治水治了13年。可是根据气候学的变化,没有一场大洪水,能持续20多年。再大的洪水,20多年该退的自己就退了,该退不了的,桑田变沧海了。另一个事实,一条含泥量特别大的河确实存在多年汛期反复泛滥的情况。比如治理黄河在历代确实是一件大事。历代都会产生专门的部门,官员,资金,人工,讨论思路,同期会产生功劳簿和罪名簿。确实有很多人因为治河不利而丢了性命。治河方案和成效也确实作为大事件被记录在案。
所以一个合理的猜测:大禹治水不如说是大禹治河。大禹治理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次具体的洪水,而是治理居住地附近的水系,防止是年年雨季发洪水的现象。他父亲采用的是加高堤坝,保护居住区。这种方法无法应对泥沙堆积,就象历史上的黄河,形成地上河,难免泛滥。而大禹采用的是疏通河道,保证河道排水畅通,保护居住区的办法,解决了泥沙堆积。
治水、治河又确实需要测量工具、计算工具。进行实地放线。计算两点间的标高。所以准绳与规矩、河图、洛书,这些可能是治水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是一种比较简便易操作的原始计算工具。类似于手册,适合于操作人员现场查。比如说疏通河道中很重要的测量和找平。大禹治水过九州实际指的是作为治水官员,到各地视察、传播治水思想,治水理念,以及治水中涉及的一些计算。这就在各地形成多个独立的工作面。从管理角度看,多个独立施工面的情况下,治九州之水是可能的。禹的功能就类似于现代的防汛指挥部。一方面提出了有效了思维,解决了季节性洪水的问题,化水害为水利。其次把方法传到九州,使九州受益。第三,大禹治河过程中,促进了测量工具的发明。这些促进了族群繁荣,事迹也就被族人记下来了。
【 在 xingtian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当时的人力和工具,只有石器,一天能挖十立方的土来疏通?
--
FROM 60.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