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位没多久,就开始效仿前人大封藩王。
他想以血缘关系作纽带,派自己的儿子们去镇守全国各地。指望这些得到分封的藩王在危难时刻拱卫京师安危。
但精明果断的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他奠基的这个封藩制度,却成为了大明朝提前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临死留下遗嘱,让其长孙朱允炆接班成为建文帝,
朱允炆上位伊始,就听从谋臣建议,为巩固皇权而大力削藩。
结果削藩不顺,惹得其四叔燕王朱棣接竿造反,发动了所谓“靖难之役”,建文帝也因此丢了皇帝宝座。
朱棣当上“永乐”皇帝后,先是为了稳定局势而安抚各地藩王,随后竟下旨削去了所有藩王的兵权,让他的藩王兄弟们变成老老实实享受富贵的“地主”。
猪肚的用意很明显:藩王可以有钱,不能有兵有势,想要学他那样:“造反”“靖难”,绝不可以。
仔细分析可知,明代的藩王分两个系列:朱元璋分封的儿子们算一个系列;朱棣及其后代皇帝分封的是另一个系列。但总的都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
有资料统计:朱元璋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其余都是朱棣及其他的后代皇帝分封的藩王。
除去绝嗣、撤藩和被迎入宫中为帝的,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共册封藩王68位,追封20位。
这其中有5位承继大统,即燕王朱棣、郕王朱祁钰、沂王朱见深、裕王朱载垕、信王朱由检;
被追遵为皇帝的1位是兴王朱祐杬;
因惹事非被废掉或无子而除封的计有29位。
截止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有33位藩王。
朱元璋设立藩王制度的初衷,是想让藩王们拱卫边疆和京都。朱棣从侄子手中夺位后,为防止别人效仿他,完全将藩王兵权剥夺,不再用他们拱卫京都。
虽然藩王没有了兵权,但“世受皇恩”的优宠国策始终都在,朝廷一直用俸禄养着他们。
“明朝诸藩,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宗室不能参与政治,也不能参与士农工商四民之业,但每年都能得到大量的俸禄。”
这帮藩王爷太们被限制自由,未经皇帝允许不能擅离藩地,于是便疯狂繁衍人口,大肆兼并土地,就地敛财致富。
明王朝历经二百多年传承,后期的王爷贵族达到数万人。而朱家有血缘的后代则繁衍到几十万。甚至有文章称,朱元璋的后人多达一百万以上。
到了明朝末年,这些以藩王为首的宗室,已经成了国家巨大的财政包袱,
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介绍,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为1850余万两白银,而其中宗藩俸禄开支就高达550多万两,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
另一方面,这些皇族宗室不但吃国家俸禄,而且还享有不纳税特权,因此都大肆吞并土地,致使国家收入锐减。
此时,朱元璋的这些后代,已经成了啃食王朝大厦的大嘴蛀虫,他们坐吃国家,毁掉基础,让朱元璋预想的“千秋大业”尚不足三百年就蹦出了“截止符”。
朝廷的腐败、藩王们的贪婪剥削,促燃了明末的农民起义的烈火,起义军刀锋所指,自然是蜕变为剥削阶级的朱家皇族。
处于明末乱世的一些宗室,也是左右为难。
他们一不能养兵掌握军队,二不能随意离开藩地,只能坐以待毙。还有的是坐看朝廷笑话,不愿出一点财力支援军队镇压民变。
崇祯五年在河南南阳府袭封唐王的朱聿键,看到农民大起义陆续爆发后,向朝廷要求借兵3000前去参与镇压,崇祯帝怕其他藩王趁机叛乱而予拒绝。
朱聿键一时兴起,便自行在南阳招兵数千,亲自寻找农民军作战,结果被打得大败。
朝廷因他违反祖制国法而降罪,把他废为庶人,囚居于凤阳老家。
明末宗室中著名的福王和蜀王,在藩王中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但当得知朝中有人要求他们把钱拿出来犒赏军队来抵御农民军时,这两位王爷立即变成了“铁公鸡”,干脆一毛不拔。
虽然对付朝廷和地方官吏可以“耍赖”、“使横”,但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义军面前,藩王们就一文不值了,都落得人财两空,遗臭万年。
回到本篇的主题,不妨来看看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杀掉了明末多少位藩王,他们都是谁?
一、被李自成杀掉的藩王大致有十二位:
封地西安府的末代秦王名叫朱存枢,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朱存枢当了俘虏并被处死。
封地太原府的名为晋王。李自成攻陷山西后,末代晋王朱求桂也是被俘虏后处死。
封地开封府的为周王。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李自成率兵围攻开封时,朱恭枵贴出告示,宣称“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
这一招起了作用,使得李自成久攻开封不克,只好暂时撤兵。
转年四月,李自成发兵再围开封,决河水灌城,淹死数万人。城终被攻破。而朱恭枵及其家眷幸运被明军救出,但不久忧愤死去。其孙南走,也死于广州。
朱恭枵是藩王中比较有血性的一位,属于间接死于李自成之手。
封地在大同府的代王,其始封祖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桂。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兵马攻入大同,末代代王朱传?以及他的全宗都被诛杀。
肃王,封地在兰州府,始封的祖辈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楧。崇祯十六年冬,李自成兵马进攻兰州府,末代肃王朱识鋐毫无防范。走投无路之下,他选择屈膝投降。但李自成毫不怜悯,下令将朱识鋐及全宗室全部诛杀。
封地在甘肃平凉府的韩王,始封祖先是朱元璋儿子朱松。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平凉,末代韩王朱亶塉王府上下尽被屠灭。
分封在彰德府的赵王,祖辈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燧。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彰德,末代赵王朱常?被俘虏后斩杀。
崇王封地在汝宁府,这一支系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后代。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下汝宁,俘虏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阳伯。因朱由樻不从命而被杀死。
沈王朱迥洪,封地在潞州府。潞州被李自成攻破后,沈王府即被屠灭。年纪尚小的朱迥洪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恐是凶多吉少。
庆王朱倬纮的藩地在宁夏,李自成起义军席卷宁夏时,银川府被攻破,朱倬纮被杀死。
有关明末福王朱常洵的结局下场流传很广。
福王朱常洵封地在洛阳,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
据传明神宗很喜欢此子,当时还打算把他被立为太子。只因群臣反对才作罢。
明末之际,朱常洵作为崇祯帝的叔叔,曾显贵一时。
这位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坐在福王位上,终日陶醉酒席,对明末农民战争的威胁毫不在意。
当时洛阳守城军民怒言:“洛阳王府富于皇宫,神宗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贼手,何其不公!”
这期间,有人劝朱常洵开府库赈济饥民,但视财如命的他,根本不理睬。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阳府。福王朱常洵慌忙与女眷躲入郊外迎恩寺避难。但很快就被义军寻迹抓到,押回城内。
朱常洵实际是酒囊饭袋、软蛋一个。他见了李自成立刻跪地叩头求饶。
传说李自成看着这个哭喊饶命的肥王爷,冷笑一声。令手下把他绑起来,脱光衣服里外洗净,然后弄来几头梅花鹿宰杀,与福王一同汇在一口大锅里共煮,名为“福禄宴”,供将士们享用。
二、被张献忠杀掉的藩王有七位:
封地武昌府的为楚王。张献忠兵马进攻湖广,很快拿下武昌,末代楚王朱华奎被抓。张献忠命将其一家驱赶到江边,强令投水自尽,老少妇孺无一幸免。
史载,张献忠“尽取楚王宫中金银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还笑着骂道:“有如此赀财而不设守,朱胡子真庸儿!”
蜀王封地成都府,张献忠攻陷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与妃妾们吓得投井自杀,全宗活着的人则都被杀。蜀王府随即被张献忠作为皇宫。
在明末藩王之中,蜀王朱至澍最富有。但听闻是张献忠发兵入蜀的消息,朱至澍只吝啬地拿出二万两银子劳军。
崇祯帝在京城自杀后,蜀中官员推举朱至澍为监国,他却搪塞推迟,不堪大任。官员们请他出资募集兵马,又被他严词拒绝。
张献忠攻破成都城后,下令把已经井自杀的朱至澍打捞上来,亲手对他的尸体连砍数刀,而后扔尸江中。
封地在武冈府的是岷王。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下武冈,末代岷王朱企崟和全宗人全部被杀。
襄王的封地在襄阳府,其始封祖辈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墡。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出其不意攻袭襄阳府。破城后,诛杀了末代襄王朱翊铭及贵阳王朱常法,并放火焚烧城楼,焚其尸体。
荆王封地在蕲州府。崇祯十六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末代荆王朱慈烟被杀死。张献忠派人尽掠王府财宝而去。
封地在汉中府的瑞王,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浩。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下汉中府,朱常浩被俘虏后遭杀头。
惠王的封地在荆州府,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润。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攻进长沙,朱常润在战乱中被杀。
三、余下的朱元璋后代宗室的王爷们皆被入关的满清朝廷除掉。
前面叙述的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起义军杀死的明末藩王,看起来杀得十分血腥,人头纷纷落地,但只是一部分。最终下手斩草除根的,是入关后的满清朝廷。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以朝廷的名义发出两道谕旨。
第一道谕旨明确说:“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于明,且为明报君父之仇,自古取天下之正,未有如此者!”
不久,在幼年顺治帝的《登极诏》中,多尔衮又颁发第二道谕旨说:“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康熙帝继位后,颁发第三道谕旨说:“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
在满清朝廷“情真意切”的感召下,残存的明朝宗室纷纷主动向投向清朝怀抱,
清朝最初给予他们的待遇着实可以,但只要有一点是非借口,他们都难逃一死。
顺治三年(1646年),朝廷以“私匿印信”为借口,下旨杀死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顺治五年,又杀掉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人。
仅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五年间,清朝皇家陆续杀掉明代郡王以上的宗室50多位,而且对他们的家室也全部诛杀,致使一万多朱家的血脉被根除。
--
FROM 121.2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