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2021/04/29 08:48
东汉时期,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
澎湃新闻获悉,“山宗o水源o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近日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对外展出,展览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通过展出来自青海省14家文博单位的373件(组)文物,一级文物达到105件(组),包括汉代虎符石匮、“陇西中部督邮印”等,展示了青海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所呈现的古道文化特征。
展览现场
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此历史阶段,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
河湟初开
公元前111年,汉代名将李息、徐自为领兵征服了先零羌人,随后西汉政府开始在河湟地区迁徙汉人,开置公田,并在今西宁市及其附近陆续设立有军事和邮驿性质的西平亭、长宁亭、东亭等,河湟地区开始逐步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
“陇西中部督邮印”铜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高1.5厘米 底长2.5厘米 底宽2.5厘米 海东市民和县中川清泉汉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名将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得胜后,罢兵屯田于河湟,设“护羌校尉”和“金城属国”,安置归附羌人。河湟地区正式纳入汉朝郡县体系。
卧式羊形铜灯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高9厘米 长11.4厘米 宽6.8厘米 西宁市大通县孙家寨汉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此次展出的“陇西中部督邮印”是汉代在陇西中部督察属县是否违法乱纪和督察农业生产的官员之印。这件印信的出土,进一步说明青海东部是汉帝国郡县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弧纹铜镜 东汉(25~220年) 直径9.5厘米 厚0.2厘米 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宁市大通县孙家寨汉墓出土的这件卧式羊形铜灯,羊背和躯体分铸,在羊脖颈通体有线条状和点状刻划纹装饰。整个器物造型生动,设计精巧,羊背部折返原立时,一件完整的动物形器具伏于几案之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精美的陈设,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
狼噬牛金牌饰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长15厘米 宽9.5厘米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汉代以来,铜镜的纹饰布局更趋规整。据相关研究,铜镜的纹饰呈现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构图模式,或有使用规矩作为辅助工具。同为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的此镜内有四字铭文“生如山石”,反映了人们期待长寿的愿望。
在北方草原地区,常见用黄金制成腰带上的装饰物和头饰。西汉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一部分匈奴人越过祁连山也进入到湟水流域生活。此件“狼噬牛金牌饰”运用铸、压、锤、镌镂等多种工艺,描绘了山峦树林里一只凶猛偷袭的狼和拼命挣扎的牛的紧张时刻。金牌背部略平展,有两个矩形横扣,应是匈奴人装饰于腰带或衣服上的一件扣饰。
西海安定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取得西海(青海湖)地区后,请设西海郡,加上已有的东海、南海、北海三郡,创造出“四海归一”“政治升平”的景象。西海郡下设环湖五县,并在环湖地区设驿站及烽火台。
中原王朝势力进入青海后,创立和实行了若干行政管理制度。内地的文化也影响到青海地区,并且与汉帝国的其他区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青海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也非常鲜明。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金城(今甘肃永登),西汉著名将领。赵充国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壮士突围;昭帝时,又生擒西祁王。在平息西羌叛乱时,赵充国提议以兵屯田湟中地区,可得“因田致谷”“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便宜十二事”,因俗而治,为“未央宫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其开田修渠,移民实边等建议在东汉时期继续予以推行,促进了汉与诸羌之间的交流融合。
西海郡故城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派人诱使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卑禾羌献地称臣,以其地建西海郡,并筑城。王莽政权崩溃后,西海郡也随之废弃。
虎符石匮
此件展出的虎符石匮为西海郡故城内出土,篆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铭文。“虎符石匮”主要用于盛放“符命四十二篇”,是王莽假托天命,大造舆论,夺取西汉政权的产物,也直接证明了王莽在青海东部置郡设县的史实。该城以后屡经废建,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西海郡故城是丝绸南路通向西域诸国的一座重镇。
河西地区的连枝灯
连枝灯始出自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多为铜制,东汉时期则多见仿铜连枝灯形貌的陶制连枝灯。汉代的连枝灯状如树形,或与当时人们祈求升仙、扶桑神树等信仰相关。河西地区的连枝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神树”崇拜的产物,与昆仑山神话体系中的“支天之柱”有关。这种建立在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基础上的对宇宙和世界的认知,主要反映出上层社会中灵魂永存的观念,对民间的丧葬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铜羽人连枝灯顶部构件 东汉末至魏晋(约3世纪) 高19.4厘米 宽6.8厘米 西宁市陶家寨汉晋墓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海安定”瓦当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直径15.5厘米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郡故城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铜熏炉盖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高17.2厘米 底径13.1厘米 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瓦当正面有“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隶书字样,是研究汉代青海建制沿革的重要实物证据,明确了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宰相王莽“四海一统”的愿望。
熏炉盖面呈半球状,上有镂空柿蒂形图案和四组双圈十字纹。盖中央一只鸾凤单足立于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张开,似要腾空跃起,展翅而飞。盖缘一侧有活钮可与炉身启合。此件器物分铸焊接而成,制作精美,尤其鸾凤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汉代羌中道示意图
先秦时期,羌人主要分布在青海境内的河湟地区及甘肃西部,他们开拓了从青海东往甘肃,西去新疆,南到岷江、白龙江流域的交通道路。其中,以青海湖为中心,羌人向东经湟水流域进入内地的道路被称为湟中道。青海湖以北,经大斗拔谷至张掖,即张骞被俘去单于庭的道路,称小月氏道或张掖道。青海湖以西,逾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北两岸西行,穿越柴达木盆地进入南疆的道路史称“羌中道”。
“大泉五十”陶钱范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高8.3厘米 长12.9厘米 宽9厘米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西海郡故城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羌中道在河西走廊开通以前已存在,《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西行、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就有关于该道的记载。河西四郡设立后,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主道,羌中道便降为辅道。
带珍珠耳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长1.4~1.7厘米 粗端径1.2~1.5厘米 海东市民和县胡李家汉墓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铜钱的铸造方法沿袭自青铜器的范铸工艺。此为叠铸钱范,由5合(10片范件)叠成椭圆柱体,浇口和钱样之间有引流槽。这种叠铸钱范一次可以铸币40枚。范面对称分布两行8枚阴文篆书“大泉五十”钱样。一枚“大泉五十”可作价50枚“小泉直一”铜钱。西海郡故城出土的钱范,是汉代青海地区流通货币本地铸造的证据。
木牛车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牛:长28.1厘米 宽7.7厘米 高8.2厘米 车:长33.2厘米 宽19.5厘米 高17.3厘米 西宁市南滩汉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耳珰是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耳饰,可直接穿耳佩戴,亦可系于簪首作为垂饰。材质一般以玉石、玻璃、玛瑙、骨质、金银为主。夏商周时期耳珰逐渐沉寂,至汉代又重新流行起来。汉末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曾以“耳着明月珰”来描绘女性的装扮形象。
南滩汉墓是1960年发现的一座长方形券顶砖室墓。棺内残存人骨,随葬有陶罐、碗、陶灶、木耳杯、木马,以及木牛、木车等。木车双辕,车厢用四块木板拼成,衔接处由木钉固定,车轴用楔形榫卯与车厢链接。木牛低首向前,雕制手法古拙。此木牛车再现了青海地区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是难得的实物形象资料。
据悉,本次展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6月10日。
(本文综合自深圳博物馆等相关资料。)
--
FROM 124.22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