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还是转载?转载请注明原始链接。
【 在 karin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随着靖康之变与建炎南渡,赵宋政权对中原与江南都失去了有效的控制。有序的权力失控以后,必然有无序的权力取而代之。大约自靖康元年(1126)起,到绍兴五年(1135)止的十年间,中原与江南出现了两类失控的权力。其一是农民武装集团,以建州的范汝为,湖南的钟相、杨么为代表。其二是兵变武装集团,这一时期由形形色色溃兵叛将组成的武装集团不下200个(详见拙文《从海上之盟到绍兴和议期间的兵变》,《两宋历史文化丛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更多情况是,农民武装中加入了流亡士兵,兵变集团裹胁了无辜农民,官方史书上有时干脆笼统称之为“群盗”。南渡之初,南宋政权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所谓“群盗”上,以至大臣赵鼎都说:“渡江以来,每遣兵将,只是讨荡盗贼,未尝与敌国交战”(《金佗续编》卷29《乞遣中使训谕诸帅应援》)。
: 这里只说兵变集团。根据《宋史·高宗纪》始见系年的记载,建炎、绍兴之际规模较大的兵变集团计有:建炎元年(1127)陈通、张遇、丁进;建炎二年孔彦舟、杨进、靳赛、叶浓、李成;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张用、王善、薛庆、郭仲威、刘忠、杜彦、桑仲、戚方;建炎四年杨勍、祝友、张琪;绍兴元年曹成。按兵变首领的最终归宿,这一时期兵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投降伪齐与金朝,成为南宋政权的敌人,孔彦舟、李成可为代表;其二,为南宋军队招安收编,例如张遇、张用、薛庆、戚方、曹成等;其三,为南宋官军剿灭镇压,例如陈通、杨进、叶浓、苗傅、刘正彦等。
: 宋太祖曾自豪地声称:“吾家之事,惟养兵为百代之利。”(《邵氏闻见后录》卷1)推其用意,是将桀骜恣肆的不稳定因素强制融入国家军队,使其难以直接危害社会与政权。但他没有料到军队本身也有全面失控之时,当此时,收隶尺籍的犷暴之民经过了训练,拥有了武装,结成了集团,就像上百头突破铁笼的恶狼与猛虎,不仅使历经战乱的国计民生雪上加霜,而且直接威胁到南渡政权的生存安全与立足根基,其危害之大,前所未见。
: 在上举诸多兵变中,苗刘之变远算不上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为害最烈的一次,但苗傅与刘正彦是皇家卫队御营司的主要将领,对南渡政权与中兴之主却是影响最深的,值得列为专论。
--
FROM 136.56.63.*